地方新闻

劳动者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叶绿素提醒广大劳动者要科学爱耳护耳,保持听觉健康。

叶绿素介绍,职业性噪声聋是由于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和耳鸣,是法定职业病之一。

“职业性噪声聋不仅可造成听力损失,还会对心血管、神经与精神、免疫及生殖系统等产生非特异性损害。”叶绿素说,噪声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些患者还会有失眠、头胀、眩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在叶绿素接诊的听力损失患者中,多数来自噪声危害因素较多的行业。“听力受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听力损失对生活影响并不明显,因而常常被患者所忽视。”叶绿素介绍,噪声聋听力损失的特点是,一般先从高频听力下降开始,主要表现为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下降及有耳鸣的症状,个别表现为听觉过敏,比如听到婴儿或女生的高尖声音特别不舒服,随着时间的延长,当听力损失波及语频的时候,就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因此,一旦自觉言语识别能力下降、耳鸣或对高尖声音过敏等,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听力检查。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叶绿素表示,应从控制噪声源、阻断声音传播和加强个体防护3个方面去考虑,做到以下4点:

第一,劳动者应远离噪声源,减少在高噪声场所的停留时间。

第二,劳动者应加强个人防护,适时佩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护用品。

第三,患有耳部疾病并已出现听力下降的劳动者,不宜再从事有噪声的作业。

第四,劳动者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噪声相关损害,一旦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文:翁小荔 徐亚男
编辑:郭晓薇 李宁

审核:王政清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