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有了新思路

本报讯 (特约记者周厚亮 通讯员苏安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张毅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和血小板增多这一临床现象的内在机制。该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提供新思路。相关论文近期在国际免疫学领域杂志《自然·免疫学》上发表。
研究团队从巨核红系细胞分化角度,探索肿瘤驱动因子是如何破坏正常的巨核红系祖细胞分化并导致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增多等,成功解开了肿瘤患者贫血和血小板增多之谜。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释放的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被骨髓中的巨核红系祖细胞所摄取,激活其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使得巨核红系祖细胞分化失衡,偏向巨核细胞分化,从而减少红系细胞分化,增加血小板数量。
研究人员认为,该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有望成为控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进展的潜在治疗靶点。这一突破性研究结果对于临床改善患者贫血、抑制癌症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将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