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天津:推出为民服务16项举措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陈婷)1月10日,2025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聚焦系统规划、科学管理和强化基层,做好筑牢基层“网底”、促进“三医”协同、提升疾控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擦亮“国医”名片、深化医教融合、强化信息互联、谋划“十五五”规划等8个方面重点工作。

会议提出了2025年天津卫生健康为民服务16项举措。主要包括: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成市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改扩建工程及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内检验检查项目全部互认,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取消门诊预交金,试点探索推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提高就诊效率;每区至少有一家医疗机构开设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心理门诊、睡眠门诊等新型门诊,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开通全市统一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举办超过300场次市、区两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各区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提高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服务;大力推进免陪照护服务,全市50%以上三级公立医院提供免陪照护服务,全力解决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难点问题,解除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胸痛救治点新增200个,新建卒中救治单元100个、创伤救治单元100个;全市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提供儿科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达95%;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月”和健康巡讲等健康主题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开展市级“健康大讲堂”10场、区级“健康大讲堂”160场;开展9~45周岁适龄女性45万剂次二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减免公益接种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