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1至3岁是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最佳年龄段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当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工耳蜗医学部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义诊服务活动,不仅为听障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还特别邀请了曾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手术的患儿回院,为他们的人工耳蜗设备进行了免费的调试与维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李雷激教授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用于帮助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恢复听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之一。在听障患者耳内植入电子设备,用电信号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末梢,就能帮助他们听到声音。人工耳蜗可以说是目前最成功的脑机接口。对于中度听力障碍患者,通常佩戴助听器就能恢复听力,而对于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双耳听力已经损失严重,佩戴助听器效果甚微,只能通过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恢复听力。在听力测试中,听力损失达到80分贝—90分贝时,就需要依靠人工耳蜗来重回有声世界。李雷激表示,尽管助听器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但助听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声音放大装置,是将原本细小、难以听见的声音加以扩大。因此,佩戴助听器后,人听到的声音与现实的声音只是音量不同,音质是基本相同的,可以说,助听器就如同电视机、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器。而听力障碍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尽管也恢复了听力,但听到的声音与现实的声音并不完全相同,患者术后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形成系统的语言。2015年,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落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项目明确,凡未满18周岁的听障儿童均可向四川省残联申请。申请获批后,患儿将免费获得人工耳蜗以及手术及治疗费用资助,项目还承担了患儿未来两年内的语言训练费用。作为四川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该项目有望进一步放宽年龄、适应症限制,惠及更多听障患者。从2015年至今,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工耳蜗医学部已为200多名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提供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一个又一个患儿回归有声世界。

对于患有先天性耳聋的新生儿群体,如果长时间难以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处于无法交流状态,长大后将难以正常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一般来说,1—3岁是幼儿大脑发育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最佳年龄段。李雷激特别提醒,宝宝出生后,家长一定要带其到医院做听力筛查、测试,如果听力筛查异常,需要早干预、早治疗。



文图: 陈猛 乔莎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