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手术可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续命”
本报讯 (通讯员 朴铭健 干玎竹 特约记者 段文利)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赵海涛主任医师、杨晓波副主任医师团队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对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中晚期患者采取免疫联合治疗后,再实施手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治疗的安全性良好。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刊发在国际期刊《肝癌》上。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存在肿瘤弥漫、肿瘤侵犯大血管、肝功能差等情况,通常被视为“手术禁区”。靶向药物、放化疗、免疫联合疗法等虽然可以延长部分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客观缓解率不足40%。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团队长期深耕肝胆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发现转化手术可能使患者受益。转化手术是指原本不能进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系统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使肿瘤缩小至根治手术标准再进行的手术。
研究团队分析了2019—2024年就诊的128名初始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获益。这些患者在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免疫联合治疗后,均达到转化手术标准。其中,74名患者选择接受手术,54名患者继续进行非手术治疗。研究团队对比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以评估转化手术的临床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达29.4个月,3年总生存率接近80%,半数以上患者4年内未复发,有潜在临床治愈的可能。非手术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5.4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
Cox回归分析表明,转化手术后的患者如果继续使用原来有效的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研究者认为,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患者全身的抗肿瘤功能,手术可以彻底清除局部病灶,二者结合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在治疗期间,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手术患者恢复顺利,无围手术期相关死亡。
该研究通过大样本数据证实,转化手术可显著改善初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临床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循证依据。
赵海涛介绍,下一步团队将积极探索转化治疗的最佳药物组合及疗程,开发预测转化成功率及复发风险的分子标志物,同时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Ⅲ期试验,以确认结论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