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刺激可缓解肝脏损伤
本报讯(特约记者 常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兰培祥研究员、陈知水教授和肝脏外科程琪副教授研究团队发现,酸味刺激可以通过神经信号减轻肝脏损伤。近日,相关研究文章在国际期刊《肝病学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不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验证了中医“酸入肝”的理论,还为酸味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依据。
肝损伤是多种肝病常见的病理生理基础,与炎症有关。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由先天免疫细胞驱动,是肝切除术中早期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肽等分子来调节免疫反应。然而,如何通过神经信号来治疗肝脏炎症,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酸味通过激活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进而激活大脑中的神经元,最终通过神经信号通路减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酸味刺激能够降低肝脏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为了验证酸味刺激在人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团队还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酸味刺激的患者在肝切除术后,肝脏损伤明显减轻。这一发现为临床肝切除术中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干预手段。
《黄帝内经》中的“酸入肝”理论认为,酸味食物能够滋养肝脏、调和气血,促进肝脏的生理功能。该研究不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验证了中医“酸入肝”理论,还为酸味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