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践行医防融合 推动HPV社会共防

本报讯(记者 肖薇 魏李培 王倩)近日,2025医防协同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暨推动HPV社会共防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践行医防融合理念培育社会共防意识”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介绍了人乳头瘤病毒(HPV)防控的策略演变与挑战。乔友林指出,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必要原因,通过为初中女生和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在35~64岁适龄妇女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和管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等三级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控乃至消除宫颈癌。HPV感染还可能导致肛门癌、口咽癌等疾病,但这些疾病的防控面临取样困难、筛查标准缺失等挑战。乔友林建议,借鉴宫颈癌防控经验,在拓展疫苗接种人群及接种年龄、开发并普及可靠的筛查方法、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HPV相关疾病的有效防控模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王临虹介绍,预防HPV相关疾病应树立男女共防的理念。男女共同接种HPV疫苗,可以提升群体免疫效果,有助于降低人群中的HPV感染率,助力防控HPV相关疾病。目前,我国HPV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男女共防HPV理念仍需普及,防控HPV相关疾病需在政策引领、社会支持、技术提升、知识普及等方面持续优化。应重点加强对HPV相关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于HPV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推动技术研究和创新技术应用,提高HPV相关疾病的筛查和诊治能力,完善医防融合和多学科合作机制,促进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针对推动男女共防HPV相关疾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系主任崔富强提出“预防为主、公卫担当”理念。崔富强指出,公共卫生部门是增强公众健康意识、促进HPV疫苗接种的重要力量,主要发挥3方面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HPV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对疫苗接种的信心,通过创新预防接种形式促进包括HPV疫苗在内的多种疫苗的推广应用,通过综合性评价为完善HPV疫苗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崔富强表示,顺畅高效的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HPV疫苗接种率。随着医防融合的不断深入,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间将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通过建设防治中心或一站式门诊,实现防治一体化,为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同时,借力数智赋能,疫苗信息追溯、预防接种综合评价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