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一附院行腹腔镜手术成功救治肝胆癌合并结肠癌患者
近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石大一附院)胃肠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胆管癌根治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不仅癌症得到有效根治,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
患者张先生今年60岁,大约半年前,他右上腹出现不适,同时,还经常感到乏力,于是前往石大一附院就诊。石大一附院胃肠外科为张先生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检查后发现,张先生患有肝门胆管恶性肿瘤(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呈现高位梗阻征象)、结肠肝区恶性肿瘤(已累及浆膜面)。同时,肠镜病理检查提示张先生所患肠癌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癌细胞里用于修复基因的“微卫星”出现了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意味着癌细胞的基因更容易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后续治疗和病情发展。
鉴于张先生病情的复杂性,医院迅速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经全面讨论,专家们决定先给予患者术前免疫治疗。经过4个周期的治疗,影像学检查显示张先生的病情有了明显缓解。然而,此时,患者却出现了严重的药疹,无奈之下只能停药。此时,患者及家属经过多方咨询,了解到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希望能在医院接受该手术治疗。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彭心宇教授和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牛建华教授为患者共同会诊后,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认为手术治疗可行,最终决定为张先生行腹腔镜下胆管癌根治术+右半结肠切除术。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由胃肠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孙旭凌与何家赓、蔡云强两位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为张先生实施了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手术过程精细而复杂,涵盖了腹腔镜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肠肠吻合、右半结肠切除、淋巴结清扫、肠肠吻合等多个关键步骤。所幸,手术全程进展顺利,历时6个多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第5天,张先生顺利排气排便,并开始进食流食,之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孙旭凌介绍,张先生这种肝门胆管恶性肿瘤合并结肠肝区恶性肿瘤,在腹腔两处或多处出现恶性肿瘤的情况相对少见,传统开放手术通常需要采用长约30厘米的反“L”状切口或纵行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此次张先生的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几乎无出血,张先生仅留有一个长约6厘米的伤口,也没有出现腹部切口疼痛等不适症状,大大加速了术后康复进程。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