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立体监测助力精准防控
□江苏省疾控中心 霍翔 鲍倡俊 胡建利
针对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等重点及新发传染病,江苏省不断拓展监测渠道和领域,融合多维度监测体系,优化监测策略,完善预警预测方法,实现多个新病原体早期发现,助力对疫情趋势作出精准预判,为科学防控构筑坚实基础。
拓展渠道领域
促进新病原体早发现
自2012年起,江苏省开始建立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哨点,依托全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网络实验室,不断连线扩面,增加监测病种和范围,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体系,实时掌握全省主要呼吸道病原谱时空动态变化趋势。
自2013年起,江苏省将禽类及相关环境的流感病毒监测拓展到13个设区市,同时考虑到甲型流感病毒宿主的多样性,增加针对湖泊地区、迁徙地候鸟、野禽和猪的流感病毒生态监测。
同时,在对养殖、贩卖禽类人员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的基础上,增加对生猪养殖相关职业人群的监测,建成了完整的动物流感监测体系。该体系成功助力省内多次禽流感病例的早发现。
从2020年起,江苏省又拓展建设了呼吸道感染血清学监测体系。伴随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渠道和领域的不断扩展完善,全省建立了病例监测、症状监测、病原学监测、生态监测与血清学监测等多维度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呼吸道传染病“苗头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力。
创新预警方法
支撑疫情趋势研判
在流感预警方面,应用全省多年积累的高质量流感监测数据,采用CUSUM(累积和控制图)、GAM(广义加性模型)、DLNM(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MEM(移动流行区间法)、动力学模型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获得了可靠的流感高、中、低流行阈值。
在禽流感预警方面,通过生态监测掌握全省禽类及相关环境中H亚型、N亚型的时间和地区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血清学监测了解职业人群感染率,掌握禽流感流行风险。
在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预警方面,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例,采用MEM方法获得了季节性阈值以及中度、高度和重度流行阈值,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显著季节性流行特征,助力预警预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期。
加大成果应用
提升防控措施效能
通过综合运用传染病监测、病原学监测等信息,江苏省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精准分析,及时捕获最新疫情动态,研判疫情趋势,识别潜在风险点,定期发布监测周报、月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预警模型也为传染病流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流感为例,预警模型提前1个月预测江苏省于2024年第51周进入冬春季流感流行期,于第52周进入流感中等强度流行期。在此期间,江苏省多次通过媒体以及省、市疾控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面向公众、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发送健康提示,防范流感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