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德阳市人民医院:哨点医院“养成记”

日前,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大会上,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获评“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

自2016年开展日间手术,到2023年9月成立日间医疗中心,再到此次获评“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经历了近10年的不懈努力。


看得见的变化和发展


一提起住院做手术,不少群众就会感慨“太难了”。从术前检查、预约床位,到住院手术、家属陪护,一家人往往要忙活2周的时间。
为充分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016年,德阳市人民医院借鉴业内先进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日间手术为切入点,探索开展了日间医疗服务。
这一举措的推出,迅速收获了患者与医院双赢的效果。对患者而言,日间手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检查、手术等过程,这不仅节省了时间,更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对医院而言,日间手术不仅让医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床位等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还得以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医院日间手术量仅有4196人次,次年便增长了近一倍,达到8135人次。此后几年时间里,日间手术量逐年快速攀升,到2024年,医院日间手术量已达15553人次。自医院开展日间手术以来,已累计开展日间手术近10万人次。
“目前,我们已开展了532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该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介绍,除了开展常规日间手术外,该院还开展了肺结节、甲状腺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等难度较高的四级手术。

如今,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对于适合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医院安排其提前在门诊做好相关检查,患者入院当日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经过短暂观察、恢复便可出院。这已成为一种成熟、安全、可靠的诊疗模式。




全流程安全质量管理


“有人开玩笑说,日间手术患者是‘日抛型’患者,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于多数日间手术是以腔镜、内镜等微创技术为主的手术,先进的麻醉技术、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以及对患者的全流程科学管理,对手术安全和诊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在开展日间手术之初,德阳市人民医院就建立了准入、评估和预约随访等一整套相关制度。同时,医院成立日间手术管理小组,制定临床路径、日间手术病历书写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日间手术安全高效。
门诊医生接诊患者时,首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充分评估,严格实施日间手术准入制度。所有日间手术开展之前,必须做到病情诊断明确,手术、麻醉、应急等方案完善。所有手术均由授权的高年资医生主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为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日间手术还配备专业的手术、麻醉和护理团队。如果患者出现特殊状况,则转入普通住院模式,保障患者的后续治疗。患者出院后,医院有专人进行随访,并进行康复指导;若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可直接通过救治绿色通道进入急诊科,及时进行进一步治疗。

“日间手术的开展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同时减少术后留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居家环境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德阳市人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日间手术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德阳市人民医院根据患者需求,探索将肿瘤患者的放化疗等纳入“日间”范畴。“我们将对日间放疗、日间康复等日间医疗模式进行探索,让更多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医院将全力承担起哨点医院的三大核心任务:建立区域疾病数据监测网,为国家层面医疗决策提供依据;筑牢质量控制防火墙,协同有关单位推进标准化诊疗流程,通过量化督查、数字管理等手段持续优化医疗质量;搭建分级诊疗“立交桥”,探索多样化的专科培训模式,助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


文图:张嵘
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