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预防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周翔 崔浩 陈强 陈淑梅
为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广东省珠海市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心理行为中心。中心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卫生科技术力量的基础上组建,坚持三级预防理念,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保健网络,推进儿童青少年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级预防,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发生
中心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一级预防,在儿童青少年未发生心理问题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利用多种媒介充分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异常心理特征,加强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自2021年以来,中心每年利用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契机,与珠海市总工会、周翔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爱心企业等联动,开展关爱心智障碍儿童公益活动,多维度科普相关知识,促进更多人群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中心坚持对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推动教育系统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如,2021—2023年,对珠海市新任教师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危机干预”培训;2022—2023年,组织全市幼儿园保健医生开展幼儿心理健康讲座等。通过专题培训,增加教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能力。
二级预防,早期评估筛查争取良好预后
中心大力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各级学校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通过培训校医、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为有心理问题的在校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预防和干预儿童心理危机事件、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多方合作努力为儿童青少年建立早筛查、早警示、早干预的心理健康安全网,以争取良好的预后,并防止复发。
中心开展出生后4周内婴儿神经行为功能测定(NBNA)服务,覆盖全市医疗机构出生的所有新生儿。NBNA服务包括对婴儿行为发育、运动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综合评估,通过评估了解新生儿全面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神经行为异常和神经运动发育异常。近几年来,全市筛查3.7万余名新生儿,初筛阳性率约为0.85%,筛查出的高危儿童已被纳入中心随访体系,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随访及干预。
中心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儿科、妇保科、儿保科、生殖中心、妇科等科室合作,在夫妻备孕、受孕、孕后阶段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和情绪筛查,对存在异常情绪的夫妻进行干预,营造良好的孕育环境。中心还对孕产妇进行情绪状态评估,并组织和指导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开展孕产妇抑郁症筛查。此外,中心与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斗门区妇幼保健院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合建立了珠海市孤独症早期筛查网络直报系统,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心进一步完善“家—校—医”早期筛查模式,构建集筛查、诊断、治疗、培训于一体的工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合作工作。针对学龄前儿童,中心组织医生和评估师走进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疾病早期评估筛查。对筛查出的心理发育异常儿童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协助幼儿园完成从转诊到治疗的过程。对疑难个案开展医校联合会诊;对筛查出的边缘儿童或其家长开展成长训练营或父母工作坊指导;定期举办讲座,为幼儿家长普及儿童发育、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通过该项目,对儿童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中心曾通过筛查项目,及时识别出一名孤独症患儿,经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孩子顺利进入普校就读小学,成功融入学校,并在2024年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最终被珠海市重点高中录取。
针对中小学生及高职院校学生,中心医务人员走进学校,与一线心理教师沟通合作,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结合学生体检等活动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抑郁症、焦虑和睡眠障碍等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近两年来,中心已为珠海市8所学校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初筛阳性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教师给予重点关注,为发现的心理发育异常者开通“绿色通道”,协助转至专科诊疗;对中重度异常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家—校—医”联合干预。此外,为学生家长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各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以及个案督导。
三级预防,制订综合干预方案促进康复
筛查提示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将被转诊到中心进行全面的评估、诊断和干预。中心根据前来就诊儿童青少年的实际年龄、实际能力、伴发症状、学业能力、社会关系等制订全面长期的综合干预方案。
对于诊断存在异常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联合为有轻症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一对一”语言治疗、半日制或全日制综合干预、线上和线下家庭随访等门诊综合干预。
对于有中重度行为障碍或者精神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住院服务,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全方位检查,采取个性化药物治疗、“一对一”语言治疗、个体心理治疗、听觉统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住院紧急干预措施。
此外,中心医务人员与幼儿园及学校教师加强交流,促进有轻症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回归校园、回归社会。通过以上干预,让儿童青少年在不同阶段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迄今为止,中心已为近4万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提供心理咨询、治疗及康复服务。同时,为珠海10万余名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心理保健服务,如设计孕期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及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治疗等,并对中重度异常孕产妇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