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医养结合提供“枣庄方案”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枣庄市立第二医院)以创建老年友善医院为抓手,完善各项制度措施,牵头制定服务标准,整合健康养老学科资源,推出老年友善服务举措,为促进医养结合提供了“枣庄方案”。医院获评“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医院“一院多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医康养护”一体化模式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推广。



打造优美友善医院环境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本着住院病房家庭化、住院环境园林化、日常服务人性化的原则,改善医院环境,在室外采用园林式庭院设计,在室内采用无障碍设计,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医院东城院区、新城院区、北庄院区、台儿庄院区、峄城院区的环境建设各具特色,且都拥有标准化、适老化设施。同时,医院还分别在各个院区设置了营养科,可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


营造尊老敬老文化氛围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成立老年护理志愿者服务队,打造“子女角色我扮演”党建品牌,并常态化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主题公益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老年友善文化氛围。医院鼓励医护人员走进社区、村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和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医院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娱乐活动,在春节组织老年人包饺子、贴春联,在清明节组织老年人踏青,在端午节陪老年人一起包粽子,陪伴老年人度过美好幸福时光。



同时,医院还与枣庄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组织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并邀请枣庄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病房教老年人剪纸,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制定老年友善服务标准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先后牵头制定了《山东省医养结合疾病互转标准》和《枣庄市医养结合团体标准》,为省、市医养结合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医院还起草并印发了内部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医养结合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明确了医院要为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完善“医院首诊、双向转诊”机制,给有转诊需求的老年患者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和辅助检查;畅通转诊会诊渠道,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有康复需求的老年患者得到及时、精准的救治。


整合健康养老学科资源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整合多学科资源,加强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病房和失智病房建设,旨在提升全院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康复全院化建设,医院将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深度植入全院4个医养康复分中心。医院在全省医养结合机构中率先开设医养结合重症康复病房(HDU病房)和安宁疗护病房,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医院积极争取枣庄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医学专家会诊服务站”落户该院,持续为多学科会诊赋能。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效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优化老年人就医预检流程,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在显著位置设立醒目标识,并安排志愿者全程指导帮助老年人就医。医院在药房、挂号处等地设立了老年人优先窗口,且均支持刷身份证、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就医。医院加强对住院老年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完善了应急预案。医院持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牢牢把握病房管理重点,旨在为老年患者提供医养结合和康复护理的一站式服务。

2021年,医院成为枣庄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2年,医院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2023年,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优化医疗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建立家庭支持体系、引入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着手,升级智慧养老服务,并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助力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过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综合连续、优质有效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


文图:卢伟编辑:张健 王政清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