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Home
  • 行业观察
  • 行业资讯
  • 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签约率”到“暖心率 ”的服务蝶变

行业资讯

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签约率”到“暖心率 ”的服务蝶变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深入探索“四个延伸”服务模式,打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签约率”更要“暖心率”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新生态。

服务场景由单一向多元化、个性化延伸

中心在门诊大厅、候诊区设置涵盖中英文双语及方言的健康管理提示播音系统,引导签约居民主动配合医生录入健康数据,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增设休闲等候区,配备移动宣教电视、膳食金字塔海报、胰岛素注射卡等宣教物品,串联“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见缝插针开展健康宣教。建设儿童健康管理中心,配备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室、营养膳食厨房等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区,将服务向前延伸至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向后与儿科临床工作无缝对接。开展党建联建项目,把健康服务延伸到企业、学校、社区。

服务资源由小门诊向立体化、全流程延伸

中心开通了“灵山中心—区人民医院—浙一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妇幼健康直通车”“灵山中心—大榭开发区医院—康宁医院心理健康直通车”“灵山中心—宁慈康复医院康复健康直通车”,成立由上级医院专家和本院医生组成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建立一键转诊、一个绿色通道、一套共享病历、一组跟踪团队的“四个一”机制,畅通签约居民就诊通道。

依托灵峰山地域优势,中心深挖中医药传统文化,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全科、儿科、妇科、健康管理中心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中医药服务,并根据时令节气,举办“围炉煮茶”等中医养生专场,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全过程健康状况跟踪。通过双向转诊及中医药全过程深度介入模式,构建了“基层首诊、精准转诊、康复回社区”全流程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由一对一向网格化、点带面延伸

中心聚焦家庭健康单元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多元健康需求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签约,通过对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制定全家适用的健康计划,利用家庭内部监督机制提升依从性。聚焦建设医社网健康单元,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团队的“三定”模式,每月主动深入16个村居、社区,对慢性病患者、留守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疾病筛查等巡回医疗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建立“家庭医生+社区+网格员”联动机制,通过走、访、排、问,发现和传递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

服务手段由传统式向数字化、智慧化延伸

中心在门诊嵌入基层卫生健康管理工作系统,并接入DeepSeek,自动识别签约居民体检结果,确定健康状况等级,并读取健康档案中生活习惯和家族病史等信息,深度分析签约居民或单位群体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因素,做到重点疾病主动筛查、健康评估精准全面,方便家庭医生全程跟踪和干预。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将移动微诊室搬到家庭病床患者家中,方便患者在家就能完成挂号、检查检验、药物配送等服务。

从“签约率”到“暖心率”,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一系列举措点亮健康宣教新场景,用“健康直通车”开启健康服务新赛道,用“数字介入检后门诊”破解健康管理碎片化难题,把每一份签约承诺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和体验感。


文:牟露雅
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