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聚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授予326个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榜上有名。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


向“新”攀“高” 锚定高质量发展


日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相关企业研发的放射性核素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四川省泸州市在核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进展。
“医院能缓解肿瘤骨转移带来的痛苦,治疗效果还不错。不少患者躺着进来,走着出去。”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说。患者的口口相传证实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锚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核医学的新路走对了。医院正聚力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肿瘤核医学产学研中心。
高质量发展,是要求,更是使命。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把准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点,蹚出一条向“新”攀“高”的发展路径。
“新”在于想在前,干在前;“高”在于勇探索,攀高峰。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的背后,是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给予的底气。医院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督查,不断夯实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推进专病标准化诊疗,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等,为医院发展蓄势赋能。


以患者为中心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今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2025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工作动员会。会上最关键的一项议程,便是详细解读提升医疗服务十二项举措。针对优化流程就医、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等工作,各部门接受了相应任务。这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转化为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体现。



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力推进“五心医院”建设,上新不少便民医疗服务措施。

医院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持续推进儿童医学中心、胆胰中心、眼病中心、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体重管理中心等建设。医院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打通患者碎片化治疗堵点,让其在同一区域便可享受全链条专家诊疗服务,一站式解决患者的专科疾病问题,就医省时又省力。



以人为本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浸润于患者就医各处细节。医院全面实施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特需服务“周末门诊”,引进智慧发药系统,实现支付宝线上医保支付、出院费用床旁结算等,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候时间,让其尽快看上病、看好病。医院还推行“一号管三天”、预住院模式,启动体检“追阳”行动等,把各项工作落脚点放在群众满意度上,解决群众就医烦心事,聚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以“智”提“质” 科教赋能医院发展


在教学与科研上用心布局、持续发力,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一招。人才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医院坚持人才强院与人才兴院战略布局,新增高端人才及各类博士147人、送培博士207人,以“智”提“质”,筑巢引凤为医疗事业发展添动能。医院还承担育才职责,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近5年,医院本科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临床医学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四川省该领域博士点零的突破。医院现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7个,国家、省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5个,住培学员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85%。与人才培养同步,医院在科研上结出累累硕果: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现有省级科研平台10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子课题2项。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医院培育的沃土中“繁茂生长”。近5年,医院中标纵向项目18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1项;发表SCI论文2059篇,获授权专利80项。

拥抱发展,永不止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专注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助力泸州市高标准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文图:曾念 黄黎 梁婷编辑:郭晓薇 王政清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