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成功为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拆弹”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古莱亚·吐尼亚孜(化名)患有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肿块直径达11厘米,挤压周围大血管及脏器,导致极为严重的高血压。她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太大,建议她前往北京治疗,这对经济本就拮据且在北京举目无亲的她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
“医生,我来开转院证,我可能需要去北京看病……”古莱亚·吐尼亚孜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开转院证明,刚说到一半便哽咽了。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赵彦礼得知她的情况后介绍,该院是兵团唯一一家中组部“组团式”医疗援疆受援医院,有来自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的15名常驻援疆专家,在处理疑难杂症方面经验丰富。“虽然这瘤子个头不小,但我们院对这类疾病的治疗还是很有经验的。”赵彦礼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马涛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开展医疗援疆帮扶工作,并担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得知古莱亚·吐尼亚孜的病情后,马涛第一时间组织全院专家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具体的手术方案。“医疗援疆就是为了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必须作出表率、担当作为。”马涛说。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大于5厘米的更是罕见。患者的肿瘤不仅体积巨大、血供丰富,且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压迫周围重要血管。因副神经节瘤合成分泌大量儿茶酚胺,术中分离、触碰肿瘤时可致儿茶酚胺大量入血,血压迅速升高;而当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又会停止入血导致血压迅速降低,血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处理不当随时危及生命。
手术过程中,马涛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麻醉科主任曹振刚紧盯监护仪参数,与“过山车”般的血压进行“极限拉扯”。马涛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李平、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刘顺顺通力合作,经过2个多小时的鏖战,不仅完整切除了肿瘤,还完美保护了患者周围重要血管及脏器,患者的血压也随之稳定在安全范围。
文图:黄叶叶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