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护盾”守护人群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徐慧 侯芊 郝利新
回顾历史,传染病一直伴随人类的发展,有些传染病甚至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而疫苗的问世和应用,让人类拥有了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武器,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这也印证了《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的道理,最有效的健康防护,是让疾病没有机会出现。
保护个体 构建免疫屏障
自牛痘疫苗被发明和使用以来,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接种疫苗已经被认为是预防传染病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措施。随着各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中获得直观的感受:通过接种疫苗,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已较流行高峰时减少了99.9%以上;在大规模使用白喉疫苗后,全球白喉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同样,得益于疫苗接种,我国麻疹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50—60年代的1432.4/10万,逐年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历史较低水平,约0.04/1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接种疫苗每年可防止350万~500万人死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接种疫苗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谱写了人类公共卫生历史上的光辉篇章。在1990—1999年10项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中,预防接种和传染病控制位列其中。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传染病的侵害,而且当足够比例的人接种疫苗后,还会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那些尚未接种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在这道屏障的保护下,传染病的传播被阻断、流行被控制,重症和死亡病例数下降,医疗成本大大节省。据统计,2001—2020年,全球73个中低收入国家通过接种疫苗节省了3500亿美元的疾病就诊和治疗成本,再加上其他间接成本,产生社会和经济综合价值达8200亿美元。
除了减少医疗成本,接种疫苗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减少儿童因病、因贫失学的发生;保障社会发展,减少因罹患传染病导致的生产力下降;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等。
可以说,接种疫苗形成的无形的公共卫生安全“护盾”,减轻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默默守护着社会的健康运行。
主动接种 发挥疫苗价值
接种疫苗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一观点已得到充分认可,但当某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较低时,公众可能会放松警惕,不主动接种疫苗,这样的行为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卷土重来。
此外,还有部分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既然能够形成群体免疫,自己不接种疫苗也无妨。然而,如果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人很多,导致疫苗接种率较低,疾病也有可能再次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更重要的是,这些未接种疫苗的人会成为传染源,一旦感染,极易传播给老年人、婴幼儿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
以流感为例,每年流感季,幼儿园和中小学都是容易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不少老年人也因为感染流感而住院。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而且感染后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对身体的影响也更为严重。在流感季来临前,为儿童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儿童和老年人罹患流感的风险,即使不幸感染,症状严重程度也会显著减轻。因此,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双重保护。
最大限度发挥接种疫苗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主动参与。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进而使整个社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