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八旬老人“举步维艰” 义乌市中心医院微创手术解其烦忧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微创中心主任陈中与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共同为一名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术后第3天,患者即可下床自主行走。

前不久,现年86岁的张大爷突然出现左腿持续放射性疼痛,疼痛部位从小腿逐渐蔓延至臀部,并伴有脚底麻木等症状。他尝试了药物和物理治疗等方法,但都收效甚微。得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医生每周都会到义乌市中心医院坐诊的消息后,张大爷的家人就带他到医院寻求治疗。



经检查,张大爷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陈中与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共同探讨后,建议张大爷接受手术治疗。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邀请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张大爷会诊。考虑到张大爷年龄较高、心肺功能弱等情况,医护团队决定为其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椎管扩大成形+黄韧带切除术”。陈中介绍,椎间孔镜技术(PELD)是利用直径约7.5毫米的套管在人体自然解剖间隙(椎间孔)中进行手术操作的一项技术,具有安全、精准、创伤小等特点,是救治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有效方案。

术中,陈中与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医生在张大爷的腰部皮肤上切开了一个约8毫米的创口,并在其椎间孔自然通道置入了内镜。在内镜的高清影像辅助下,手术团队小心避开张大爷腰椎间盘周围的血管和神经,清除了突出的髓核,扩大了椎管空间,切除了增厚的黄韧带,大约两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3天,张大爷便能短距离行走。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龄不再是脊柱手术的‘绝对禁区’,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通过‘小手术’重获自由。”陈中说,“如果老年人出现走不远、站不久、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警惕出现腰椎疾病,建议患者尽早就医。”


文图:义乌市中心医院提供编辑:田疆 张健 刘欣茹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