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Home
  • 行业观察
  • 行业资讯
  •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专科化建设+精细化管理 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行业资讯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专科化建设+精细化管理 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科诊区,31岁的林女士拿着厚厚一沓诊疗方案如释重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瘤导致卵巢功能受损的她,原本担心疾病会剥夺自己未来做母亲的权利,但该院妇科团队联合超声科、影像科、生殖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为林女士定制了完整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从囊肿穿刺排除恶性风险,到腺肌瘤剥除,再到长期药物管理,每一步都为她的生育计划提供了可能。这背后,是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深耕专科化建设、推行疾病精细化管理结出硕果。作为浙东地区妇科领域的“领头雁”,该院妇科以技术创新为抓手,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数十万女性患者撑起健康保护伞。



从“大而全”到“专而精”

专科化建设筑牢诊疗根基


自1995年独立建科以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科始终走在区域妇科专科化建设的前沿。从浙江省宁波市较早开展妇科微创手术的“拓荒者”,到成为全国“宫颈癌三级防控优化路径项目”试点单位,该院妇科现已拥有一支由119名医生、135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年门诊量达30万人次,年手术量达1.5万台。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院妇科在专科化建设方面的持续深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科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患者的需求也从治好一种病向治得好病、留得住生育力、保得住生活质量转变。”该院妇科大科主任张晶介绍,科室为此打破传统治疗模式,创新建立9个针对常见妇科疾病的专病诊疗团队,小到阴道炎,大到妇科肿瘤,都有以疾病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这种专科化学科建设理念,不仅仅针对每一种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更将每一个患者作为独特的个体进行精细化管理。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协作”

多学科联动破解复杂难题


如果说专科化建设是妇科发展的“骨架”,那么多学科协作(MDT)则是其高效运转的“血液”。

今年4月,一场跨越杭州市、宁波市的多学科会诊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举行。面对一名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该院妇科专家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历时2个多小时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及术后管理策略,让这位曾被多家医院判定“无药可救”的患者重获生机。目前该患者病情已稳定。

这样的场景在该院妇科已成为常态。科室建立的妇科肿瘤MDT会诊中心,集结影像科、病理科、生殖科、营养科、内科甚至心理科等科室专家,组建长期固定合作团队,每个团队成员既是自己领域的专才,又是跨学科的通才。张晶以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为例解析协作价值:“这类疾病常累及肠道、泌尿系统,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要影像科精准定位病灶、生殖科保存生育力、内科和营养科调控代谢指标、心理科辅导患者坚持长期管理。唯有打破学科壁垒,才能实现治疗效益最大化。”



从“经验医疗”到“数据赋能”

精细化管理贯穿全生命周期


在该院妇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实时跳动着数万例妇科疾病专病数据——这是目前浙东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妇科疾病专病库之一,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智慧大脑”。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模型,科室不仅能对诊疗方案进行科学优化,还能为患者提供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现代妇科诊疗已进入量体裁衣时代。”张晶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图解释道,“比如,对于林女士这样的患者,我们不仅要解决她的当前病症,还要预判未来10年可能出现的卵巢功能衰退、生育力下降等问题,进行提前干预,并针对她围绝经期可能出现的卵巢肿瘤做好预防。”

这种前瞻性思维在科室已成共识: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团队建立终身随访机制;针对更年期女性,推出涵盖激素管理、骨骼健康、心理调适的整合照护方案;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症状严重度等细分出多种处理路径。这种精细化管理理念,正通过“专病库+人工智能”的双轮驱动持续升级。“医学的温度,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守护每个女性对健康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女性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答案。”张晶说。

文图:马蝶翼

编辑:王倩

审核:王小雪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