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刘永艳:“小药箱”里藏着“大民生”

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陆家村联谊花园的党群服务中心,总是出现一个备受欢迎的身影,那就是昆山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永艳。她总是背着沉甸甸的药箱,坚持每个月上门巡诊,穿梭在党群服务中心和各个楼宇间,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9年来,这个装着血压计、听诊器和健康宣传材料的药箱,在刘永艳的肩头勒出深深印记,也为社区老年人撑起健康保护伞。




银发守护者的记忆图谱


9年的时间,让刘永艳对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用药时间、饮食习惯都熟记于心:张阿姨的降压药需要在饭前服用;陈爷爷的血糖偏高,体质弱、怕冷;李阿姨最近大便不太好,需要帮她预约肠镜检查……在刘永艳心中,每一位老年人都像她的亲人。刘永艳不仅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与老年人交流时,她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送去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


移动诊室传递温情


每次接待完前来咨询的群众,刘永艳都会抽出时间开启移动诊室服务。

“刘医生来啦!”当91岁的沈大爷得知当天刘永艳要上门随访,原本要午睡的他早早就在客厅等候。刘永艳进门后,沈大爷颤巍巍地握住刘医生的手,眼底泛起泪光。8年前,刘永艳得知患有多项基础疾病的沈大爷因行动不便,无法定期到医院复诊,便定期上门为其诊疗。时间一长,刘永艳便成为沈大爷全家的家庭医生。沈大爷的老伴儿、86岁的李奶奶说:“我们一家人有不舒服或者需要配药的时候,都会咨询刘医生,有她在,觉得很安心。”




默默履行神圣职责


作为连任两届的昆山市人大代表,刘永艳还将药箱变成“民情收集站”。除了开展诊疗服务,她还通过走访、调研了解民情,形成多条建议提交昆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如实现医疗资源上下级共识共享、医疗系统的多媒体化、提高老年人体检中肿瘤的筛查率等,其中,关于规范养宠物的建议被纳入昆山市重点建议意见督办条目。

刘永艳的药箱已经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承载着健康、希望和爱,传递着刘永艳对老年人的深情厚谊。医务人员与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让她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听诊器倾听民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神圣职责,为社区的和谐与美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图:胡建霞
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