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或有新策略

本报讯 (特约记者郝金刚 通讯员卢骁)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靖昌庆、李乐平教授领衔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短程放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作为全程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这一方案有望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型新辅助治疗策略。相关研究论文近日以原创研究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

据靖昌庆介绍,局部晚期直肠癌既往标准治疗模式为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随后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术后继续进行辅助化疗。这一治疗模式可以使局部晚期直肠癌病理完全缓解率达到15%左右。如何进一步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直肠癌临床研究的热点。

研究团队开展了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短程放疗序贯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与短程放疗序贯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全程新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条件的入组患者接受短程放疗5次,放疗结束1周后,试验组接受6个周期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全程新辅助治疗完成后2至3周进行根治性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试验组病理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率(临床加病理)、主要病理缓解率分别为59.2%、61.2%、73.5%,而对照组分别为32.7%、32.7%和46.9%,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完全切除比例无显著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低白蛋白血症,且两组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术后并发症。在新辅助治疗期间,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短程放疗序贯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且安全性可控。部分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经过严格评估,病理完全缓解后,甚至可以采用观察和等待的方案,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生活质量的降低。

据介绍,研究团队后续将进一步优化该疾病新辅助治疗策略,在提高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降低毒副反应,并为患者保肛甚至豁免手术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