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测龄”模型或可用于慢性病预警
本报讯(特约记者 邢靓 张楠 通讯员 袁玉娟 刘爱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杨毅宁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底骞教授和马为之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器官级生物年龄评估,实现对人体多器官衰老状态的精准建模与智能预警。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医学》。
该研究构建了“AI生物年龄建模框架”,利用常规健康体检数据,直接推演生物年龄及各器官老化节律,无需额外人工标注或昂贵组学检测。这是全球首次提出并系统验证的器官级生物年龄建模方法。
研究团队整合中、美、英3国6个大规模人群队列总样本量超1000万人,构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健康体检数据库之一。研究用大语言模型首次在个体层面实现心脏、肺、肝、肾等多器官的生物年龄独立衰老水平评估,揭示“器官异步衰老”现象;大模型在器官特异性疾病预测中表现优异,准确识别出潜在的器官级健康风险,同时识别出316种与加速衰老相关的血液蛋白,其中60%为新发现标志物,为慢性病预警和老龄化监测提供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