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新型“纳米针”技术实现活体组织无创动态活检

本报讯(记者 崔芳 通讯员 李锐笔)一项由英国、中国等国家的11个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在活体组织中进行无损空间脂质组学分析,为精准医疗和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带来突破。近日,该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

据中国团队的重要成员、中国眼谷高级科学家、温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王聪博士介绍,传统的活检取样通常使用空间生物学手段,需要固定组织样本,这使得研究无法动态追踪疾病发展。王聪参与开发了一种基于多孔硅纳米针的取样方法,能够在不破坏活体组织的前提下,多次采集分子信息,并通过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技术,实现组织内脂质分布的高分辨率成像。“相当于是用纳米针在活体组织中‘打印’分子地图。”王聪表示,这种纳米针不仅能够复制组织的分子构成与空间结构,还能反复使用,捕捉疾病随时间演变的微观变化。

“我们还在研究中通过该技术实现了活体脑肿瘤的无创分级与药效追踪。”王聪介绍,在该项研究中,他们将上述技术成功应用于23例人脑胶质瘤活检样本,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分子仿印图谱进行分析,实现了对肿瘤等级的高准确率分类。此外,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对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处理前后进行了时间序列采样,清晰揭示了药物引发的脂质代谢变化,为疗效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量化依据。

王聪表示,该技术推动空间生物学从静态迈向动态,其对组织本身几乎无破坏,未来可应用于术中活检、动态监测、黏膜等表浅组织的疾病检测与随访。这意味着可以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更早、更精准、动态地了解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