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江西鹰潭:示范项目引领医改深化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易双洪)在江西省委宣传部近日举行的江西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鹰潭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蔡江介绍了该市相关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据悉,鹰潭市是该省唯一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设区市。

强化政府责任担当。鹰潭市于2023年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后,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聚焦编制、投入、薪酬和药品耗材集采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助力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责任担当,至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6.86亿元,用于公立医院硬件升级,使群众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同时,通过债务化解,助力公立医院“轻装上阵”。

进一步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鹰潭市成立3个紧密型医联体,其中,城市医疗集团(鹰潭市中心城区总医院,总医院直接管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传染病医院院区,以及月湖区、高新区、信江新区、龙虎山景区各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由分院管理)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贵溪市总医院、余江区总医院)2个,构建起“总医院﹢院区﹢分院﹢村卫生室”四级联动的城市医疗集团。总医院成立后通过精简内设机构和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目前,3家总医院对办公用品等进行联合集采,管理费用占比下降23.7%。

建立医疗医保月度联席会议制度。鹰潭市制定“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打包方案,建立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近两年共调整472项,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26%提升至33.46%,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推动药品耗材集采,覆盖3495个品种,价格平均降幅达23.36%,全市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15.71%、38.31%。

构建医疗人才资源的“流动生态”。2024年,鹰潭市委组织部等6部门出台人才队伍建设十一条意见,对总医院各院区及分院人员重新核定总量,建立总医院编制池,实行“备案管理﹢动态调配”;由鹰潭市委编办按层级、类别集中统一管理,总医院统筹人员使用,对原本分散在各院区的空编集中管理,打破编制界限,实行全员岗位管理,破解了“空编不用”与“无编可用”的矛盾;允许人才在总医院内自由流动,为医疗体系注入“活水”。

鹰潭市还对编外聘用的临床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业务骨干和工龄10年以上管理人员,按总量不超过50%的比例,通过总医院内部考核逐年转为备案人员身份;对备案人员数量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奖金福利参照实名编制人员经费的70%予以保障;同时,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力度,一线医务人员平均绩效较改革前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