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发表
本报讯(记者 崔芳 特约记者 池杨)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保健中心牵头,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组织国内临床和教育专家共同制定的《学习困难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上发表。
《专家共识》从学习困难的概念与成因、规范就诊流程、医学检查要点、门诊服务内容、专科配置标准、干预措施等多个维度给出了专家建议。《专家共识》通讯作者、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保健中心执行主任王琳教授介绍,考虑到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不但需要接诊医生具备丰富经验、多种疾病的诊治能力,还需要跨领域、多学科协同合作,《专家共识》对于不同层级医院将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学习困难问题以筛查转诊服务为主,《专家共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识别、转诊能力;对于有相关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大医院,《专家共识》有助于其学习困难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指导构建“筛查—评估—干预—管理”全链条的“家—校—医”闭环服务体系。
延伸阅读
学习困难是一类症候群
王琳介绍,学习困难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类症候群,是指儿童学业表现长期、持续、显著落后于同龄同年级水平(通常低于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其成因涉及遗传与环境等多重因素,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指特定学习障碍(SLD),临床表现为伴阅读受损、伴书面表达受损、伴数学受损的表型;广义则涵盖SLD及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慢性疾病、情绪障碍、学习动机不足、早期学习机会缺乏等各类因素导致的学业不良。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保健中心自2022年5月开诊至今,接诊群体主要为6~12岁小学生,占总门诊量的63%;其余为12~18岁中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病因中,约有66%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9.8%是狭义的学习困难,包括阅读、书写与数学障碍等;有7.1%是发育迟滞,还有约3%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原因还包括患儿有相关精神心理问题以及家长自身焦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