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自体RAK细胞疗法延缓早期肝癌患者术后复发

本报讯 (记者吴倩 通讯员孔竞)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马洁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周健国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从临床结局与潜在机制两个层面,验证了由团队自主研发的自体RAK细胞疗法可延长早期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应用前景,为早期肝癌术后高危人群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外科学杂志》上。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是早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但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其中一部分高危人群在术后一年内就出现复发。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手段来延缓甚至阻止复发,是当下肝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聚焦高复发风险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策略,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肝癌高危复发患者切除术后如进行自体RAK细胞治疗,其无复发生存期较临床匹配的对照组显著延长,且未观察到明显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机制研究进一步表明,RAK细胞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内CD8﹢T细胞的扩增,持续维持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同时,研究揭示了可能影响细胞治疗效果的潜在预测指标,为后续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