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多学科协作勇破高龄手术“禁区”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成功为一名89岁高龄的老人实施了高难度直肠癌手术,又一次突破高龄手术“禁区”,展现了该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实力。
这名89岁的老人因出现呕吐、便血、发热等症状,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老人不仅有细菌性肺炎、低氧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中度贫血等多种病症,还被确诊为直肠癌。直肠癌是老年人群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因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大型腹部手术的麻醉与操作风险极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迅速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病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MDT),反复评估推演,为每一个环节尤其是麻醉环节制定风险预案。8月15日,麻醉团队护航,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刘顺顺主刀为患者实施了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医护团队发现患者的肿瘤位置极低,紧邻肛门且体积巨大,当机立断实施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手术),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高龄已不是麻醉的绝对禁忌,但风险显著增高。”医院党委委员、麻醉科学科带头人曹振刚说,高龄患者的身体代偿能力差,轻微的体位变化都可能引起血流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术中,麻醉医生要时刻盯紧监护仪,不断调整麻醉药的使用剂量,以及血管活性药和相关液体的使用剂量,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曹振刚表示,在多学科通力协作下,团队凭借精准麻醉管理、微创腹腔镜技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ERAS)等措施,大幅提升了手术安全性,为更多高龄重症患者带来了福音。“高龄患者免疫力弱、愈合能力差,术后伤口感染和出现吻合口瘘风险高,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用了微创腹腔镜技术,大大降低了相关风险,患者康复顺利。”刘顺顺补充道。
文图:胡珺 梁维军
编辑:刘欣茹 李宁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