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提醒:警惕“老胃病”真凶——食管裂孔疝
家住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的甘婆婆(化名)年近七旬,受胃部不适折磨已达半年之久。起初她以为是“老胃病”犯了,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服用各类药物,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泛酸、烧心让她夜不能寐,进食也成为一种煎熬。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甘婆婆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副主任医师李世红带领团队,最终为其找到真正的病因——食管裂孔疝。明确病因后,胃肠外科团队迅速为甘婆婆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成功实施了“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该手术仅通过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小切口即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6个小时,甘婆婆已可以自主下床行走、小口饮水。李世红介绍,正常情况下,食管从胸腔穿过膈肌进入腹腔,膈肌上的食管裂孔就像一道防火墙,但当这个裂孔因老化、腹压增加等原因变松、变大,胃的上部便可能滑入胸腔,形成食管裂孔疝。这一改变会让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引起泛酸、烧心、胸口闷痛,严重时甚至影响吞咽,引发呕血、食管炎,长时间不治疗甚至可能引发癌变。李世红特别提醒,如果每周出现泛酸、烧心症状超过2次,睡眠常因泛酸被影响,持续胃胀不适、进食后嗳气,出现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针对性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