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人民医院多科室协作完成儿童重型颅脑手术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一名1岁4个月女童小夕(化名)从一层楼高的楼梯坠落,头部严重受伤。温江区人民医院多科室紧急联动,成功为其实施儿童重型颅脑手术,刷新医院该类手术的年龄及难度纪录。
据悉,事发当晚,小夕在家门口玩耍时不慎从楼梯坠落。家人紧急将其送往温江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其颅内出血超30毫升,头皮下血肿明显。小夕意识昏沉,仅在刺痛时微弱哭泣,CT显示颅内出血仍可能持续增加。“1岁多幼儿的全身总血量仅为600毫升~700毫升,患儿短时间内出血量不断增加,已处于失血性休克边缘。”该院神经外科主任云德波说,“不手术会导致血肿不断扩大、患儿完全昏迷,甚至永久损伤脑功能,手术是唯一出路。”
手术面临多重挑战:在麻醉环节,患儿血容量少,血压波动非常容易导致意外发生;在操作环节,患儿硬脑膜薄如蝉翼,缝合偏差可能伤及脑组织。令大家揪心的是,在手术准备阶段,团队就遭遇意外状况:常规导尿管对患儿而言过粗,如果使用,全麻手术后患儿可能无法自主排尿,有损伤膀胱的风险。该院泌尿外科医生急中生智,迅速找到手术室最小号引流管,及时解决了问题。同时,麻醉科医生则在纤细如线的腋动脉成功置管,用以精准监测患儿的血压波动情况。
凌晨2点手术开始,在清除颅内血肿时,患儿骨折的颅骨刺破了中央沟静脉,鲜血涌出致血压骤降。云德波临危不乱,迅速用明胶海绵精准压迫止血,最终于凌晨4点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小夕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24小时密切监护,精准调整治疗方案。次日下午4点,ICU护士传来捷报:“小病号能自己喝奶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夕的生命体征逐步平稳,顺利度过了术后关键期,转入普通儿科病房接受康复治疗。目前,小夕已康复出院。云德波表示,在此次救治中,医务科高效协调,神经外科、儿科、ICU、麻醉科等多科室通力合作,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刷新了医院儿童重型颅脑手术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