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毫米间“拆弹” 腹腔镜下“造胃”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肝胆医院(南城医院)接连为两名胃癌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腹腔镜下全胃切除+人工胃重建术,在毫厘之间精准操作、化解危机,不仅成功清除肿瘤,更帮助患者重获正常生活的希望,展现出在消化系统肿瘤诊疗领域的过硬技术实力。

2025年3月,患者陈某因严重便秘就医,被确诊为胃癌中期。确诊后,患者一度想放弃治疗,是医护人员的耐心疏导与温暖关怀,重新点燃了他“活下去”的信念。3月19日,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根治术正式开展,术中情况比预期更凶险:肿瘤已大面积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像干涸的泥巴般紧紧包裹着胃部重要血管的“根部”。这意味着手术团队必须在腹腔镜下完成“树根剥泥、不伤分毫”的精准操作——每毫米的剥离都如履薄冰,因为一旦血管破裂,出血将难以控制。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小心翼翼完成每一步操作。在关键的人工胃重建环节,手术团队截取患者自身一段小肠,通过精细吻合构建出新“胃囊”,既替代了胃的储存与消化功能,又大幅降低了术后反流、营养不良的风险。最终,肿瘤与转移淋巴结被彻底清除,重要血管完好无损,人工胃成功建立,手术圆满完成。

2025年4月,“胃癌晚期”的诊断书让44岁的患者吴某陷于绝望。他辗转找到东莞市肝胆医院(南城医院)党总支书记王三贵。“可以手术,能治。”这句话,瞬间点燃了他的希望。4月28日,手术如期开展。由于肿瘤已侵犯食管下段,必须切除部分食管才能完成吻合,而腹腔镜下的高位切除与吻合,对手术者的技术和耐力都是极大考验。手术团队专家在屏幕前精准操作,精细分离组织,严密缝合创口,一边与时间赛跑,一边对抗长时间手术的疲劳。当完整切除的胃癌组织被取出、人工胃成功重建时,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截至目前,两位患者均已出院4个多月,并顺利完成四周期化疗。令人欣慰的是,二人均未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明显化疗副作用,食欲逐渐恢复,体重稳步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逐步重返正常生活。近年来,东莞市肝胆医院聚焦肝胆胰及胃肠肿瘤领域诊疗持续发力,通过引进高层次专家、升级医疗设备、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等,实现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复杂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陈俊亨编辑:刘欣茹 李宁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