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儿童溺水 疾控机构如何作为
广东省疾控中心 李川 彭丹丹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系资源丰富,曾是儿童溺水事件高发地区。但数据显示,曲江区3个乡镇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后,2018—2024年未发生学龄前儿童溺水事件,家长对预防儿童溺水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升,其经验与做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考察团的充分肯定。
这一变化得益于当地有力推进儿童溺水综合防控。自2016年起,曲江区在中国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专业指导、群众参与”的组织模式,以及“环境改善、健康科普、防溺服务、技能培训、监测评估”的干预模式,对全区危险水体进行排查与改造,通过镇村干部入户、家庭医生宣传、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推进“乡村数字平台”建设,设置智能摄像头,对相关场景进行数字化感知,向在江河、水库等危险地带游泳或游玩的人员发出预警,推动儿童溺水防控智慧管理。
曲江区的实践是广东省深耕儿童溺水综合防控的缩影。长期以来,溺水一直是广东省儿童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溺水发生率,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广东省疾控中心依托伤害监测数据,自2006年起,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疾控局的指导下,历经10余年,开展3轮儿童溺水综合防控实践探索,通过提高认知、改变危险行为、改善环境、医疗救护和使用安全防护工具等防控措施,显著降低了目标地区儿童溺水发生率。
三轮深耕 构建防控闭环
广东省儿童溺水综合防控覆盖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教师、家长、村居干部等目标人群,3轮实践探索各有侧重。每一轮探索采取的干预措施均在上一轮基础上进行完善,并做到有所突破,形成“监测—发现问题—干预—评价—实践与完善”的闭环。
2006—2008年在河源市连平县开展的第一轮探索,针对三年级及以上学龄儿童溺水,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儿童监管和看护,对家长、儿童进行游泳安全宣传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游泳课、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在游泳池边设立护栏并配备救生装置,在野外水域易溺水位点设立屏障及安全警示牌等。
2013—2015年在清远市清新区开展的第二轮探索,针对小学、初中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溺水,采取强化自救、他救、互救等技能培训,改善家居环境,开发科普宣传类干预工具等措施。
2016—2020年在清远市清新区和韶关市曲江区开展的第三轮探索,针对0~5岁学龄前儿童溺水,在前两轮工作基础上,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联动,聚焦“有效看护、环境改善、技能提升”3个靶点,开展靶向式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儿童监护,建立并完善“社区—幼儿园—家庭”一体化监护模式,排查并改善儿童溺水危险环境,完善儿童溺水防护救生装备配备与急救服务,开展儿童溺水防控社会动员与宣传等。
经过3轮实践探索,广东省儿童溺水综合防控模式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干预方式从单一的健康教育拓展至技能培训,最终形成综合干预策略;干预工具从简洁的标语发展为生动多样的读物、视频、情景剧等,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教育策略和干预工具包,包括环境评估及改善,提高家长看护能力、儿童认知及技能、教师认知及技能、群众急救技能等,赋能基层精准施策;干预对象从适龄儿童扩展至教师、家长等,促进学校、社区联动,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局面。
挖掘数据 开发干预工具
广东省疾控中心在儿童溺水综合防控3轮实践探索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聚焦监测数据分析、实用干预工具开发,及时组织专家开展评价并定期总结,形成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以高质量监测数据为支撑,以问题为导向,驱动靶向式干预是核心。近年来,广东省儿童伤害监测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在儿童溺水监测方面积累了一定数据。例如,1~4岁儿童多溺亡于浴缸、水缸等家用储水容器,5~9岁儿童多溺亡于水渠、池塘和水库等,10~14岁儿童多溺亡于池塘、江河和湖泊等。
结合监测数据,广东省疾控中心梳理关键问题和危险因素,以问题为导向,优先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综合防控工作,实施精准干预。
开发实用干预工具,赋能基层开展针对性干预活动是关键。结合3轮实践探索,广东省疾控中心主动开发实用干预工具,发布《儿童溺水干预工具使用指引》,结合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制定防控措施,指导开展儿童溺水干预活动。
《儿童溺水干预工具使用指引》对儿童溺水干预工具的名称、主要内容、形式及主要目标人群、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为相关部门和儿童家庭分别提供公共水体、家庭及周围相关水体的环境评估工具,用于对危险环境的分级管理及改善。为家长提供“评”﹢“学”工具,指导家长自主评估儿童看护行为,通过学习评估指导建议和科普教育,提升有效看护能力。为教师提供预防儿童溺水应知应会知识,明确教师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科普视频,模拟溺水后救治场景,科普溺水急救技能。
广东省儿童溺水综合防控模式逐渐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通过技术创新、工具创新不断提升防控效能,为儿童筑牢预防溺水的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