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本报记者 王祎然
在2022年年底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拥有百年历史积淀、不断务实创新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位列全国前1%(A﹢﹢级别)。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表示,医院在“国考”中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证明,齐鲁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正确的,步伐是坚定的。
提出五大战略,明确发展路径
2021年3月27日,齐鲁医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对齐鲁医院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总体思想和发展策略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五大战略”,即“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党建领院”。
随后,齐鲁医院还制定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13510”工作路径,即:围绕一个发展目标、面向三个发展愿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构建十大任务体系,全方位打造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让员工幸福、受社会尊敬的高水平医院,努力成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陈玉国告诉记者,“十四五”以来,齐鲁医院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创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持续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齐鲁力量。
遵循“国考”导向,注重内外兼修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疗质量与安全占主导地位,齐鲁医院在自身发展规划中,也将“医疗立院”摆在重要位置。陈玉国说,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为牵引,齐鲁医院不断加快探索创新医疗技术,增强医疗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为此,齐鲁医院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全方位提升疑难急危重症防、诊、治、康能力。对于临床科室,在综合考量团队建设、专业优势、技术特色后,以疑难危重症收治为导向,优化病种结构,提升诊疗手段,加强重点病种诊治能力。秉承以临床新技术创新驱动医学发展的宗旨,齐鲁医院不断加强临床新技术创新应用,在器官移植、超声心动图、消化内镜、胸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电磁导航系统精准诊疗和加速康复等领域,形成了创新应用一体化的临床诊疗技术特色。
对于常见慢性病或需要连续治疗的患者,齐鲁医院通过分级诊疗协作体系,将专家团队精准制订的治疗方案共享至分级诊疗合作医院,协作进行后续治疗。分级诊疗模式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资源利用起来。通过远程医学协作平台,齐鲁医院对合作医院的医生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患者在合作医院也能得到同质化的诊疗服务,推进国家分级诊疗战略切实落地。
为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齐鲁医院以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的方式搭建了业务能力提升公共平台。比如“齐鲁广智大讲堂”以临床诊疗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提升为目标,常态化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训练,提升了广大员工的基本技能和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齐鲁求真大讨论”聚焦学科典型病例,开展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提升诊疗能力,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目前,平台点播量累计超过500万人次。
分层培育学科,打造人才基地
为落实学科强院战略,齐鲁医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协同机制作用,按照“筑建特色高峰学科—打造优势学科集群—聚焦新兴交叉学科”整体布局,制订分层学科建设方案。根据学科基础、目标定位、学科规划等综合评定,把全院学科分为高峰学科、优势学科、骨干学科及培育学科4个层次,进行分层培育,致力于提升整体学科集群优势,实现高水平学科出尖出峰。
据陈玉国介绍,近年来,齐鲁医院积极开展“学科中心化”创新实践,以“围绕一个疾病、建成一个中心”为目标,整合各专科优势资源,开展紧密型学科交叉发展,一站式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应用多学科联合诊疗、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等先进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齐鲁医院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医院,整合相关专科团队、设备和技术,结合我国尤其是山东省内城乡居民疾病谱,围绕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重点疾病,组建多个疾病诊疗中心。“新模式致力于打破原有的医学学科壁垒,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优化临床专科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陈玉国说。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齐鲁医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引进一体规划,医教研防管深度融合。医院着眼全球延揽、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通过实施“体系育才”“开放引才”两大核心战略,打造人才近悦远慕的新高地。医院锚定“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交叉融合为核心,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多学科汇聚优势,依托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与大学医理工文相关学科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加大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的医学人才。
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成果转化
随着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的加快,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是建设成为高水平医院的必然选择。齐鲁医院突出研究型医院特色,聚焦国家层面急需解决的,关系到人民健康的全局性、先进性、应用性问题,积极开展新型举国体制落地路径探索,构建贯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医研企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催生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并完成转化。
自2021年以来,齐鲁医院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为契机,推动创新引领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依托医教研产政“五力协同”机制,齐鲁医院联合国内外顶尖机构和创新团队,在零磁医学、中子医学、智能医学等领域研发了多项国际首创和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创新诊疗设备,开辟高端医疗装备临床应用和研发迭代新赛道。2022年12月成立的齐鲁医院科技创新转化中心,打造了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前评价、临床评价、成果转化和早期产业化研究的“全链条”一站式研究转化支撑平台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要素汇聚优势,联合省市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相关企业,打造医教研产与城市区域规划深度融合、一体布局的创新型孵化集群。
据了解,齐鲁医院2022年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4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3个,医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陈玉国表示,下一步,齐鲁医院将不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医教研防管全面发力,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