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为提供更高水平服务整装前行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生机勃发。在美丽的韩江之畔,车辆川流不息的沈海高速澄海段沿线,颇具现代建筑风格和流线美学的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医院承载着为全区100万人口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保障的使命和职责。


澄海区人民医院外景图


“距2023年5月澄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整体搬迁试运营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当时间回溯到一年之前,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耿臻打开了话匣子。“医院在澄海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医院党委领导下,短短10天就实现了新老院区切换、行政后勤无死角保障到位。”他介绍道。
“搬迁后,站在新院区这个发展新平台,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只争朝夕,丝毫不敢懈怠,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爬坡过坎、奋力前行,通过二次创业,实现了学科、人才、技术、教学、科研新突破,跑出了澄医发展加速度。”医院党委书记林秋强表示。

一年时间里,医院坚决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新院区齐心协力,辛勤耕耘,不断收获新的果实。一年来,全院门急诊599637人次,同比增长8.57%;出院28240人次,同比增长31.78%;开展四级手术822例,同比增长43.21%。


新址实现新布局 诊疗模式再升级


搬迁后,医院硬件升级带来的效应显而易见。新院区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和中心化发展理念,对传统的学科布局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后设立肿瘤防治·介入中心、代谢免疫疾病防治中心、消化疾病防治中心等15个不同业务功能的临床中心,形成更科学合理的临床科室集群,进一步促进医院学科建设,方便患者在不同院区就诊。医院将相关、相近学科进行更直接的地缘性布局,整合完善学科体系,打造全周期健康保障新体验。


澄海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没想到这次来看病,从门诊、检查到住院可以这么方便。”因腹胀消瘦来医院就诊的陈阿姨说,之前也看过病,“但在澄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就诊,感觉格外顺利。”当时接诊的消化疾病防治中心内科医生判断病情后,建议陈阿姨住院接受进一步诊疗。入院后,陈阿姨接受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等一系列常规检查,医生根据后续腹部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乙状结肠腺癌,经院内多学科会诊后,中心很快便制订了目标明确的诊疗方案。

医院消化疾病防治中心同时整合了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及内镜中心,使消化系统疾病完全可以在整合后的疾病诊治中心内得到更加合理和更加便捷的诊疗,患者可以在一个科室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就诊效率。另外,内外科整合后,多学科的医生可以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断过程,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紧密,有助于发现和纠正单一学科可能忽视的问题,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内外科整合还有助于推动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治疗手段。
内外科整合是医院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一个缩影。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合作优势,为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的患者,制订出科学、合理、规范且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最优治疗方案,为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全面、更强大的支撑与保障。

在推行学科中心化模式后,医院紧贴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中心结构资源,先后启用了眼科中心、呼吸疾病防治中心等临床中心,扩展了脑科中心三区、小儿外科等病区,进一步适应学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释放人才“产出效应” 跑出学科发展“加速度”


“在老院区的时候,全院正高职称的医生只有10多名,临床研究生只有不到10名,同时还面临着科室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问题。”陈耿臻坦言,人才匮乏是他最头疼的问题,针对引进人才这一紧迫任务,作为一名专家型的医院管理者,他更渴望挖掘新院区的平台优势、干事创业的环境支持优势,力促医院高质量引才育才。

据林秋强介绍,医院立足人才引领学科发展的鲜明导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和管理机制,以高层次学科为平台,成功吸引一批青年才俊加盟。自2023年以来,全院共引进博士3名、硕士18名。人才引进后,医院给予人才创新的“用武之地”,提供学科发展平台,充分释放人才“产出效应”,带动新技术、新项目接连落地。一年来,医院的CMI值、住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等核心指标数值均提升显著,不仅让澄海群众足不出区即可便捷享受到高水准的医疗服务,也让澄海周边区域群众拥有更多就医选择。


精准借势借力 赋能医院发展能级提升


“借助外脑”“柔性引进人才”是医院近年来学科能力提升的重要法宝,凭借这一理念,医院走出汕头,与广州、深圳等地的省级医院重点专科联动,有效实现各专科快速发展、弯道超车。
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开展战略合作,挂牌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战略合作医院”,从管理、学科、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对标建设,目前,医院学科建设按照“2+N”的学科合作模式推进,已完成各学科中心主任、护士长、行政管理骨干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度交流学习任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消化医学中心、介入医学的业务骨干已实现脱产进驻帮扶。
在向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迈进过程中,医院携手“潮医智库”,聘任24位专家成员担任澄海区人民医院顾问,进行常态化指导和项目支持。医院还联手深圳对口帮扶汕头指挥部打造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开启多方聚力提升医院专科建设新进程,同时,设立“蔡志明院士工作站”,助力医院在精准医学、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目前,医院已经成为肇庆医学院教学医院、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医院。

站在试运营一周年的新起点上,医院将精准施策,全力以赴,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诊疗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向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看齐,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继续昂首前行。


文:本报记者 郭晓薇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