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雪域高原上的“光明使者”

9月10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的医护人员将写着“心系改则尽心尽力·亦师亦友天长地久”和“春风笑脸暖人心·温情善导显师德”的两面锦旗送给了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第8批援藏医疗人员、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小强和主管护师王佳,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自2018年起,宝鸡市人民医院先后选派了8批医疗人员,一步步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阿里地区。今年5月,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出台白内障防治工作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改则县人民医院工作、业务发展需求,宝鸡市人民医院决定选派张小强、王佳对口援藏。
5月5日,两位同志带着医疗物资抵达改则县人民医院。他们克服高海拔所带来的缺氧、低温、强紫外线等因素影响,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对改则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现有设备及所开展眼科业务的了解,他们发现医院尚未开展显微手术,至关重要的眼科设备——白内障超声乳化仪更是空缺。“有条件要开展业务,没条件要创造条件开展业务,把健康和光明带给改则县群众。”这是宝鸡市人民医院领导对援藏队员此次工作的明确要求。张小强说:“目前白内障手术已发展至微创、精准的屈光白内障手术阶段,但在设备、技术缺乏的地区,开展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手术,也可满足患者复明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两位援藏队员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推进工作进程。张小强列好清单,积极申请购买白内障手术开展所需的器械、耗材,还自己动手组装、调试相关机器设备;从理论到实践一点一滴传授五官科医生如何使用裂隙灯、眼底镜、眼压仪等眼科仪器;组织当地医护人员学习白内障、翼状胬肉等高原地区多发病的基础知识。王佳主动与护理部人员沟通,选定特定人员,组织他们进行白内障护理知识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泪道冲洗、眼科术前准备等技能;积极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沟通眼科手术辅料包准备及器械清洗、消毒相关注意事项。对于白内障手术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两位援藏队员逐条、逐件细心安排。
5月16日至6月5日,在改则县委、卫生健康委及县人民医院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和协调帮助下,两位援藏队员组织开展了“改则县2024年白内障免费筛查活动”。他们走乡访村,行程达数百公里,完成了改则县1镇6乡“地毯式”白内障筛查工作,共筛查1061人,其中确诊白内障患者277人,为符合救治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建立了台账。
74岁的阿热老人就是在这次筛查中被发现的白内障患者。他5年前开始视物模糊,被筛查时,左眼已无视力,只有光感,右眼视力仅0.15,严重影响生活。7月31日,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张小强、王佳在没有超声乳化仪的条件下,在海拔4500米的改则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第一例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阿热老人的左眼成功复明。截至9月10日,宝鸡市人民医院第8批援藏医疗人员张小强和王佳已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台。
张小强还与改则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商议,决定开展医学验光业务。反馈给宝鸡市人民医院后,院方积极动员,从采购设备、诊室布置、优化流程等方面给予了指导,部分采购困难的工具张小强自费购买,就是为了缩短等待周期。工作闲暇时,他又带领科室医生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时利用微信视频连线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视光中心予以现场指导。历时近3月的筹备、学习,改则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眼科验光室正式开启医学验光业务,从此结束了该县无医学验光的历史。

张小强和王佳对当地医生倾囊相授、耐心教导,收获了“亦师亦友天长地久”的友谊。6年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援藏工作方式从最初的“输血”转换为如今的“造血”,让“有限”的资源在雪域高原焕发出“无限”生机。



文图:贾菲 李军峰 王丹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