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AI工具精准描述细胞代谢状态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领导的团队创建了一个基于AI的工具RENAISSANCE,其可结合各种类型的细胞数据,准确描述细胞... -
癌细胞借核糖体“躲避”免疫追踪
荷兰癌研所科学家证实,癌细胞可利用这些核糖体来增强它们的“隐形”能力,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追踪。相关论文10月21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核糖... -
果糖间接“滋养”癌细胞
科技日报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自然》杂志4日报道,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饮食中的果糖会促进黑色素瘤、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动物模型... -
DNA水凝胶有望治疗脑出血术后二次出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孙越 实习生马钰晶)记者12月3日从郑州大学药学院获悉,该院教授史进进、张振中、张开翔及刘军杰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血红蛋白响应的原位... -
新成像平台改进细胞结构3D可视化精度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莱斯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单目标倾斜光片3D(soTILT3D)的创新成像平台,在超分辨率显微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s... -
饮食限制与寿命延长关系复杂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饮食限制可以延长小鼠寿命,但其对健康的种种影响却未必与长寿同效。遗传因素对寿命长... -
新成像法能对大脑进行三维RNA分析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突破性的显微镜方法,能够以细胞级分辨率对完整的小鼠大脑进行详细的三维RNA... -
研究团队发现抑制HIV强效抗体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记者近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种能结合人... -
国产机器人解决穿刺手术三大痛点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长庚医院”)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穿刺手术机器人项目取得新进展。该项目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磁共振... -
超声波贴片可持续无创监测血压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创新性的可穿戴超声波贴片,可持续无创监测血压。这款设备首次在超过100位患者身上完成了严格的临床测试,标志着该领域的一个... -
机器学习识别渐冻症准确率达97%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杰克逊霍尔非营利性脑化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度准确的血液检测方法,能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 -
mRNA疗法: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曙光?
近年来,mRNA疗法展现出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在肿瘤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领域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mRNA技术的两位奠基人... -
中国学者脑脊接口研究获突破:脊髓损伤者步态将更自然流畅
只需在脑部和脊髓植入电极芯片,在大脑与脊髓搭建一条“神经旁路”,瘫痪患者就有可能重新自主控制肌肉,恢复下肢站立及行走功能。记者5日获悉,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 -
人造细胞系统模拟自然细胞“交流场景”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和瑞士科学家模仿眼睛内的光感受器,合成出一种具备人工细胞器且能对外部信号做出敏感反应的原细胞系统。他们还使用这些... -
诱导多能干细胞疗法修复患者角膜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转化而来的角膜组织,修复了4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患... -
到2050年耐药细菌或致3900万人丧生
一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现在至2050年,预计将有超39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报告还估计,在2025年至2050年期间,提高抗生素的可获... -
高速3D生物打印机面世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高速3D打印机。这款先进的生物打印机利用“动态界面打印”技术,巧妙借助声波,能在几秒内快速精准... -
合成基因像搭积木般构建细胞结构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发了一种新型合成基因。这些合成基因的功能与活细胞中基因类似,能... -
分子工程新技术造出复杂类器官
科技日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德国“3D物质定制”卓越集群、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 -
癌症耐药性遗传图谱绘成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一项大规模研究中,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以及Open Targets平台的研究人员,以“基因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