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
“喷墨系统”可为细胞准确送药
据新华社东京10月10日电(记者 钱铮)借助喷墨打印机的精密液滴控制技术和能帮助药物通过细胞膜的细胞穿透肽,日本研究人员在不损伤细胞膜的前提下,将极小剂量的大分... -
痴呆风险预测新模型前瞻性更佳
(特约记者 孙国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 -
新型水凝胶或能抑制胰腺癌进展
(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张文佳 干玎竹)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薛华丹、金征宇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针对胰腺癌特有的肿瘤微环境,研发了一种新...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可精准预测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黄育鸿 郝黎 靳婷)我国学者构建的针对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可在术前精准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 -
我国学者建立肝脏血管组学人工智能模型
(特约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黄义飞)近日,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北美放射学会会刊《放射学》上。该项研究首次建立肝脏血管组学人工智能模... -
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和干细胞制造眼组织
据新华社北京2022年12月29日电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可支持视网膜感光的眼组织。这一... -
HPV相关口咽癌放化疗有低毒方案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王懿辉 通讯员 许婷婷 王广兆)放化疗毒副作用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质量。日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陆雪官教授、许婷婷教授团队发布的... -
试管婴儿前沿技术研究获新突破
(特约记者 徐英 通讯员 凡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胚胎实验室负责人匡延平和吕祁峰团队突破试管婴儿前沿技术——核质置换技术(又称线粒体替... -
我国学者开发出胃癌诊断新工具
(通讯员 王屹峰 记者 郑纯胜)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教授研究团队和西湖大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室负责人杨林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基于舌象的胃癌诊疗新技术。2... -
腓骨肌萎缩症研究有新发现
(通讯员 林洁 特约记者 宋黎胜)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白戈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劲松院士课题组合作,通过对腓骨肌萎缩症(... -
新研究能从分子层面预测眼睛年龄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绘制不同眼内细胞类型产生的近6000种蛋白质的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工具可从分子层面... -
乳腺癌早期转移“密道”找到了
(特约记者孙国根)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在转移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活性会互相演变,而氧化磷酸化通路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潜在价值,未来临床上可针对该... -
试管婴儿活检技术取得突破
本报讯 (记者阎红 通讯员支欣)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李达团队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活检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将“微激光-钝性切割”升级为“无激光-钝性切割... -
造血干细胞怎样清理垃圾蛋白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造血干细胞采用一套特殊机制来清理它内部的异常蛋白质,该机制会随造血干细胞衰老而失灵,强化该机... -
人工智能助力术中诊断脑肿瘤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荷兰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出一款人工智能系统,可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判断脑肿瘤的具体分类,进而做出诊断决策... -
青光眼视觉损伤早期监测有新法
(特约记者 孙国根)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中峰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吴继红教授团队,在青光眼视觉损伤标志物... -
化疗中添加抗炎药可降低乳腺癌复发率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8日电(记者 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表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在化疗过程中添加抗炎药后,实验鼠乳腺癌复发率降低了88... -
国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新药治疗研究成果发布
(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陈恔 田庄)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教授牵头国内17家医院,开展了国内首个Mavacamten治疗我国成人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 -
腔面型乳腺癌“复旦分型”发布
■将腔面型乳腺癌精准划分为4个亚型■打破以往“一把尺子衡量一群人”的治疗困境■“分型精准治疗”策略有效率达到传统化疗的3倍■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 ... -
3D打印肿瘤模型可测试复杂癌症治疗方案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将生物3D打印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3D建模方法,有助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