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团队公布广谱抗猴痘药物研发进展
4月24日,据华山感染,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主任张文宏教授日前在第三届感染病学术周上宣布,其团队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获得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用于临床研究的抗猴痘药物更强更广谱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为未来正痘病毒(如天花及其同类病毒)的潜在风险做了重要的技术储备。目前该药物即将进入临床审批阶段。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自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猴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022年全球暴发了由猴痘病毒clade II引起的疫情。目前,BCV和tecovirimat是仅有的两种被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化学药物,也可通过紧急研究新药申请用于猴痘治疗。然而,tecovirimat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不理想,在改善患者关键症状方面效果不明显。
鉴于猴痘病毒和其他正痘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迫切需要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基于之前报道的原药(S)-HPMPC和(S)-HPMPA,设计并合成了三种新型前药:BCV formate、ODE-(S)-HPMPA formate 和 HDP-(S)-HPMPA formate。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了这些新型前药的抗病毒活性、细胞毒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广泛抗病毒作用是此类药物的重要特点。张文宏教授表示,这些新型前药不仅对正痘病毒有效,还对人类腺病毒展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与临床专家正加快AI筛选,加快申请临床试验批件和评估该药物对其他DNA病毒的抑制活性。
目前,该药物成功进入申请临床批件的流程,标志着我国对新发传染病大流行的药物准备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