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能开展“三伏贴”等服务
健康要闻
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名单公示7月16日,《2025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按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评审工作程序,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竞争性评审。根据竞争性评审结果,拟确定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能开展三伏贴等服务7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例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5%的二级中医医院和超过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能开展三伏贴等服务。同时,她提醒公众,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开展三伏贴等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2024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人选名单 7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显示,经评审、审定等程序,2024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已产生人选名单。
地方动态
上海持续开展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7月1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的通知》,明确开展第三批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2025年立项资助建设70个项目,每个立项资助项目经费30万元,其中5万元由市级引导支持,其余由各区和项目单位保障。
河北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诊疗工作机制 7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完善诊疗与救助体系,提升抗病毒治疗成效。其中明确,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诊疗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试点项目,完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评价标准。
广西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质控中心成立 7月16日,广西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质量控制中心(筹建)成立大会在南宁市举办。旨在规范广西中医医疗服务质控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项目质量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水平,有效推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政策协同、价格管理规范,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产业洞见
54个品规中成药列入风险治理7月18日,宁夏医药采购平台公布部分中成药价格风险治理目录,共54个中成药品种,包括艾附暖宫丸、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穿心莲片、大黄䗪虫丸、独一味颗粒、复方丹参片、关节止痛膏、归脾丸、护肝片、六味地黄丸等。
甘肃定西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 7月18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定西市副市长包世权表示,定西依托千年药乡资源禀赋和深厚文化,全力打造中国药都,正加速从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迈进。2024年,全市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达到了507亿元,形成了全链条发展新格局。
链博会中药茶饮出圈7月17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馆的角落注意到,中药茶饮在会场受到了参会者的喜爱,润青春系列、保天年系列、有本线系列每款与中药材相结合的茶饮都很受欢迎。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启幕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启幕。特设6天非遗市集,陈李济、敬修堂等13家企业带来了非遗技艺展示与特色产品体验,全方位呈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医疗动态
广中医三附院举行建院40周年传承创新发展大会7月1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举办建院40周年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会上,医院启动综合大楼建设启动仪式,致力于中草药囊泡等科研成果转化,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示范基地。
天津市滨海新区首个三甲中医医院揭牌 7月15日下午,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揭牌。执行院长王保和表示,医院老年病科已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荣获天津市首批旗舰名医堂,获批市级创伤中心、中医治未病分中心和中医康复分中心。
北京中医医院候补挂号功能上线 为解决挂号难、挂号不成功难题,北京中医医院在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开通了候补挂号功能。在号源已满的情况下,如果页面出现候补按钮,便可提交候补申请。一旦有其他患者取消预约,系统会将空出的号源分配给候补队列中的患者,确保机会均等。
广安门医院综合能源托管正式运行 7月1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发布消息称,综合能源托管运行。作为北京地区首个三甲医院能源托管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医院能源使用的安全化、智慧化与节约化。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