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防晒容易缺维生素D,应该适当晒太阳、吃海鱼
5月5日就进入立夏节气了,天气开始变热,紫外线也强了,好多人怕皮肤晒黑晒伤,出门全副武装。4月3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夏)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波紫外线会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度防晒,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可以不用晒脸,每天至少晒胳膊、晒腿约20分钟。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对此,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曾瑶池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但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种类少且含量低,人体内约90%的维生素D源自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来的维生素D3,而且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皮肤合成维生素D会越多。
维生素D不仅在骨骼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与肥胖、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如果晒太阳时间太短,则可能体内缺维生素D,对健康不利。曾瑶池介绍,轻微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缺乏则可能导致疲劳、骨痛、肌肉无力等。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不能单凭症状确诊,更可靠的方法是去医院通过血液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曾瑶池提醒,如果检测结果提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晒太阳是最简单的一种补充方法,建议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手脚露出30公分保证充足的紫外线照射,日晒时间根据季节不同以10~30分钟为宜。尤其是对于情绪不好,比如容易焦虑、抑郁的人群,我常常会鼓励他们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有利于调节情绪。
但是,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晒太阳比较多,但还是会缺维生素D。因此,我建议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也能为机体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D。曾瑶池介绍,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动物肝脏、蛋黄、奶酪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也可选择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D强化牛奶。如有必要,还可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如果本身皮肤对光比较敏感,或者对皮肤美白的需求很高的人群,更应该根据专业建议科学补充维生素D。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