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优化服务模式 驱动数字化转型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叶家楷 曹雷 余文周

我国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长期以来,纸质预防接种证存在携带不便、易丢失、一人多证等问题,给群众带来不便。在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背景下,电子预防接种证作为免疫规划信息化在公众服务领域的重要应用,将进一步优化传统预防接种服务模式。

2023年11月,国家疾控局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云南、海南、贵州等11个省份启动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试点。各试点地区均于2024年6月底前上线运行电子预防接种证,标志着预防接种服务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通过融合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探索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接种服务模式。

电子预防接种证作为优化全生命周期预防接种服务模式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实现预防接种服务的现代化,对于提升群众预防接种服务体验、推进免疫规划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探索“智能化多元化”

申领方式安全便捷。各试点省份高度重视,均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分工。部分省份将电子预防接种证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或“出生一件事一次办”民生服务项目,为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部分省份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身份认证功能,有效保障了信息安全。试点地区群众可通过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申领、查询电子预防接种证。11个试点省份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人群范围,群众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的数量不断增多。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约1600万人在11个试点省份申领了电子预防接种证。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试点省份不断完善电子预防接种证功能,不仅开发了亮码取号、亮码接种、信息查询、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评估报告和电子预防接种证版式文件导出等功能,还拓展了智能疫苗推荐、接种提醒、门诊导航、科普宣传等多元化服务功能。此外,部分省份还进行了个性化应用场景的开发探索。如浙江省首创“七码合一”疫苗身份证,助力疫苗全流程追溯;贵州省将电子预防接种证纳入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这些做法为试点地区群众带来了便利,也为后续电子预防接种证的推行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便民服务初显成效。电子预防接种证通过全流程“掌上办”模式,提升了预防接种服务体验,群众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预约接种、亮码接种、实时查询接种记录等操作。此外,多数试点省份还支持通过绑定家庭成员电子预防接种证,实现为家人预约接种和接种信息管理。通过智能化功能设计,电子预防接种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从“多次跑”到“指尖办”的服务升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

助力数智疾控建设。电子预防接种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预防接种服务迈向新阶段。通过电子预防接种证的“亮码接种”功能,接种单位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调取受种者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信息,替代传统人工录入查询模式,大幅提升信息登记效率。在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方面,家长通过手机自助导出儿童预防接种完成情况评估报告,省去了到接种单位开具证明的繁琐程序,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现场审核量也大幅减少。另外,部分地区医疗机构产科推行自助建档,将建档环节前置,不仅提高了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建档率,还实现了新生儿电子预防接种证“无感申领”。部分地区将线上科普阵地融入电子预防接种证,向群众宣传疫苗选择、不良反应处置等权威科普知识,为科学育儿奠定坚实基础。

稳步扩大应用范围

电子预防接种证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疾控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是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效率、便民惠民的重要措施。为实现电子预防接种证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在国家疾控局领导下,中国疾控中心制定了技术方案,以“统一证件编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基本功能”为基本原则,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统一电子预防接种证基本数据集和功能要求,为各省份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和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有序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在全人群范围的推广应用。

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提高数据质量。加快完成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加强数据采集源头质量管理,尤其是提升关键数据项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完善数据“采集—核验—纠错”闭环管理机制,增设公众端信息错误反馈入口,配套智能客服与人工纠错双通道,确保可疑问题数据及时订正。通过数据质量定期评估与系统迭代联动,实现预防接种服务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提升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完善电子预防接种证功能应用,提升用户体验。依托电子预防接种证,实现“预约—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的预防接种服务全流程无纸化,引入人工智能(AI)算法,智能推荐疫苗,优化服务模式和内容。完善线上疫苗科普、家长课堂等功能,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美化操作页面,优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感。

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拓展应用场景。加强与教育、公安、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推动疫苗接种与身份证办理、出入境、医疗等场景的信息互通,进一步拓展电子预防接种证的应用场景,提高电子预防接种证的申领和使用率,加快电子预防接种证推广应用。

强化培训与宣传引导,提高群众接受度。加强培训和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电子预防接种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一方面,对接种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向群众宣传电子预防接种证的便捷性和优势,引导群众积极申领和使用电子预防接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