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复杂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内,73岁的王大爷拉着该科主任医师刘汉雄的手不住道谢,他的家属将一面绣着“妙手仁心 医德双馨”的锦旗郑重地递到医护人员手中。就在不久前,老人还因心脏瓣膜病濒临心衰、命悬一线,是该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让老人重获新生。


生命预警:心脏“阀门”失灵
8个多月前,王大爷毫无征兆地出现左侧心前区疼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发展到只要轻微活动,就会感到心慌气短。在当地医院,王大爷被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尽管经过治疗他的症状一度缓解,但王大爷自行停药后,不适症状再次袭来,让他深受困扰。王大爷辗转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其全心增大,主动脉明显增宽,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合并中度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0%狭窄。这些病症的根源在于主动脉瓣无法紧密闭合,形象地说就是“心门”关不严。这种情况下,如果心脏负荷持续加重,患者随时可能会心衰甚至猝死。
团队协作:微创“换门”解难题
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召集多学科会诊,经缜密评估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老人进行治疗。但此时进行微创介入治疗仍面临难题——王大爷的股动脉路径狭窄迂曲,血管入路条件极其困难。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决定选用经股入路带定位键的主动脉瓣反流专用瓣膜系统。“这种瓣膜如同给‘心门’安装了精准导航,能稳定锚定在复杂结构中,避免移位或影响冠状动脉开口。整个手术仅需开一个股动脉微小切口,能大幅降低手术创伤。”刘汉雄介绍道。手术当天,在刘汉雄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器械,成功将新瓣膜精准植入病变部位。术中超声评估显示,患者原本的中重度反流几乎消失,“心门”闭合,血流恢复正常。
重获新生:乐享银龄生活
术后,王大爷的恢复远超预期,困扰他许久的心慌、气短症状迅速缓解,心脏负担明显减轻。从卧床不起到能在病房自如走动,从胸闷难耐到呼吸顺畅,王大爷感慨,这场微创“换门术”改写了他的命运。“TAVR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心衰恶化和猝死风险,为高龄、高危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刘汉雄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复杂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文:唐超编辑:刘欣茹 李宁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