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微创技术解除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烦恼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血管中心成功为一名被下肢静脉曲张困扰20余年的患者实施微创介入治疗手术,解决了患者下肢酸胀疼痛问题。

多年来,蜿蜒扩张的浅静脉如同“隐形枷锁”,始终缠绕着易先生的右下肢。尤其在小腿内侧,迂曲的血管团在易先生站立或行走后便清晰凸显,伴随而来的坠胀感如同腿内灌了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经友人推荐,易先生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血管中心找到了崔驰医生,住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入院后,介入血管中心医护团队为易先生完善了各项相关检查,并制定了在局部麻醉下实施微创静脉曲张手术的治疗方案。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次日,易先生即可自主下床活动,下肢胀痛感明显减轻。“20多年的老毛病终于解决了,现在走路都轻松多了。”易先生感慨道。

崔驰介绍,人体的下肢血管就像一套精密的“供水系统”,静脉负责把血液从腿脚运送回心脏。正常情况下,静脉里有像单向阀门一样的静脉瓣膜,能确保血液只朝心脏方向流动,但当这些“阀门”功能下降或是血管壁变得薄弱时,血液就会在下肢堆积,时间一长,静脉就像被吹胀的气球,逐渐扭曲、扩张,形成静脉曲张。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是主要诱因,比如教师、护士、收银员等需要久站,以及司机、办公室白领等需要久坐的人群,容易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肥胖人群由于体重对下肢血管的压力较大,也容易中招。此外,怀孕、年龄增长等,会削弱静脉瓣膜和血管壁的功能,让静脉曲张有机可乘。

崔驰提示,下肢静脉曲张初期主要表现为小腿上出现一些细小、蜿蜒的血管,就像蓝色的“小蜘蛛”,此时可能没有明显不适,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腿部会逐渐出现酸胀、沉重感,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休息后能有所缓解。如果病情继续恶化,腿部会出现明显的凸起、扭曲的静脉团,就像一条条蚯蚓盘在腿上,严重影响外观。同时,皮肤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变得暗沉、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湿疹。到了最严重的阶段,腿上还可能出现皮肤破溃,形成难以愈合的“老烂腿”,不仅疼痛难忍,还容易引发感染,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出现静脉曲张应及早就医,以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文:李晓婷 王珩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