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让“绿色介入”创新成果惠及更多边疆百姓
近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团队为患者王先生成功实施了纯超声引导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这次手术不仅为饱受反复头痛困扰的王先生解除了病痛,而且实现了“零辐射操作”与“无残留植入”的双重技术突破。62岁的王先生因反复头痛来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经食道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合并二尖瓣大量反流。“若用传统金属封堵器闭合卵圆孔,器械可能挤压或牵拉功能不良的二尖瓣,进一步加重反流。”该院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贺贵宝说。在谨慎平衡各治疗方案后,贺贵宝团队决定采用生物可降解封堵这一创新技术方案。术中,团队全程依靠实时动态超声成像技术进行精准评估和实时引导,成功将可降解封堵器精准植入心脏缺损部位。术后,即时超声显示封堵器形态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此次采用的实时动态超声成像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介入手术中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辐射暴露风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辐射’安全操作,这对孕妇、儿童及辐射敏感人群尤为重要。”贺贵宝介绍,手术所采用的新型封堵器在植入人体6—12个月内可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自然吸收,有效避免了金属器械永久存留体内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隐患,实现了真正的“无残留植入”。
此次超声引导下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区域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也展现了医院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实力。医院将以“绿色介入”为契机,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整体诊疗水平,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边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