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牧民阿妹的希望

在遥远的西藏察隅,56岁的牧民阿妹(化名)一辈子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跨越3000公里去异地就医。从患者一度放弃,到踏上前往深圳的就医绿色通道;从躺着进医院,到术后能走路,这段跨越山海的援助背后,有一群来自深圳的医者,用温柔与坚守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今年初,阿妹频繁感到肚子胀痛。起初,她仍用牧民传统的土法子缓解。2月底,她的症状明显加重,还出现了咯血。家人驱车百余公里,将她带到了察隅县城的医院,检查结果初步提示卵巢癌。阿妹的儿子、女儿都是牧民,识字不多,普通话也说得磕磕绊绊。一家人拿着诊断报告,没有看懂,也听不太明白。当时,跟随广东省“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察隅县开展医疗援助工作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医生梁思思了解到阿妹的病情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深圳医院妇科主任孙力教授,详细汇报了患者的病情。孙力听完汇报后,当即表示可以为阿妹开通绿色通道。一个周日的凌晨,阿妹抵达深圳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郭玉和主治医师何颖提前为阿妹办理了住院手续,让这名远道而来的患者一落地便能顺利住院接受治疗。经过入院检查和多学科会诊,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患者的肿瘤负荷较重,身体基础情况较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择期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化疗后,深圳医院妇科联合胃肠外科为阿妹实施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了两段被肿瘤侵犯的肠道及44枚淋巴结。在医生与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护下,阿妹顺利度过危险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手术1个月后,阿妹已经能正常吃饭、下地走动了。

孙力提醒,卵巢癌的发病率虽然不如宫颈癌高,但恶性程度却很高,且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及时治疗对患者的愈后非常重要,因此,若出现不明情况的腹痛、腹胀要及时检查。卵巢癌的发病与基因有关,如果家庭中有亲属确诊了卵巢癌,建议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及时进行筛查。


文:杨琳婷编辑:刘欣茹 魏李培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