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的重生
“叔叔阿姨,再见,谢谢你们……”今年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4岁男孩乐乐(化名)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经过14天的救治,从12楼意外坠楼的乐乐终于脱离危险,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团圆的幸福画面,成为医护人员收到的最好的医师节礼物。
8月5日8时许,长沙市雨花区某小区内,4岁的乐乐悄悄爬上12楼家中的厕所窗台,意外瞬间发生——他从高处坠落。虽被楼下绿化带的树木缓冲了一下,且未头部着地,但乐乐仍全身多处挫伤,被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抵达医院急救室时,乐乐已生命垂危,出现意识障碍、颜面发绀、休克等症状。医院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完善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乐乐存在脾破裂、肝挫伤、双肺挫伤、肺出血、肋骨骨折、股骨干骨折、耻骨骨折等多发伤。
医院医务部立即组织急诊外科、儿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外周血管介入科、胸外科、骨科、手足显微外科、输血科、麻醉科等科室紧急会诊,全面讨论手术方式以及术中、术后的应急预案。随后,外周血管介入科与手足显微外科接力手术,为乐乐实施脾动脉栓塞术+肾动脉栓塞术+经皮肾上腺动脉栓塞术+经皮膈动脉栓塞术+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以及行右大腿清创、肌肉缝合、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支架外固定等一系列手术,耗时长达7个小时。术后,乐乐被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
“乐乐从手术室转来时仍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儿科主任张小佛介绍,术后,患儿出现反复发热、长时间肺出血、肺部感染、全身水肿、高血压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心肌损伤、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几度处于危急状态。经过多学科的通力协作,医护人员成功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难题。经过14天的精心医治,乐乐终于转危为安,除了下肢手术后活动不便外,各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成功转到普通儿科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张小佛表示,幼儿的好奇心强,危险意识尚未建立,极易出现意外伤害。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坠落伤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2大原因,1~4岁幼儿占比超过60%。家长务必加强看护,绝不能疏忽大意。在居家环境中,窗户、阳台、飘窗是重点区域,家具应避免靠近窗台,防止儿童攀爬坠落;在公共场所,商场扶梯、游乐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应时刻看紧孩子。70%的儿童坠落事故发生在家长接电话、做家务或单独留孩子在家的“看护盲区”,因此,切勿让孩子脱离监护人视线。
张小佛同时提醒,若不幸发生儿童高处坠落,首先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随意搬动孩子,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其次,轻拍呼唤孩子,检查其意识状态;最后,若孩子有大量出血,可用清洁敷料压迫止血,并注意避免长时间捆绑、环扎肢体,以防组织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