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妇保院助早产儿家庭重燃希望
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间以分秒计量,每一次抉择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当早产儿降临时,生命安危与家庭情感一同处于关键节点。面对复杂病情与未知风险,不少父母在慌乱中陷入决策困境。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将专业医疗支持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早产儿家庭的首次救治决策提供支撑,帮助他们抓住生命的希望。
“首次决策”成救治分水岭
早产儿出生后的首次救治决策,并非简单的医疗知情签字,而是家庭与医疗团队首次协同规划治疗、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环节。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富琴琴指出:“‘窗口期’极其短暂,决策质量不仅直接关联后续治疗配合度,更深层影响着医患情感联结与患儿长期预后。”
然而现实中,早产儿家庭往往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医疗团队告知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风险提示等专业信息密集且复杂,容易导致家庭信息过载;另一方面,新生儿危重病情引发的震惊、恐惧与无助感,往往使家庭陷入“情绪震荡”,理性决策能力明显受到影响。在这种状态下,家庭可能错失最佳救治时机,还可能埋下长期心理压力隐患,甚至对医患互信基础造成影响。
针对这一痛点,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是在早产儿救治初期,为家庭提供及时、科学、理性且具有温度的决策支持,将技术救治转化为医患携手的生命守护。
绝望边缘的“爱之守护”
小暑(化名)的经历,既是“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的受助案例之一,也折射出早产儿家庭可能面临的多重困境。
小暑的人生轨迹充满坎坷,自幼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她由爷爷抚养长大;成年后情感路上波折不断,在怀孕8个月时与孩子生父感情破裂,并被对方告知感染梅毒的事实。伤心之下返回湖州后,小暑随即出现宫缩症状,被紧急转至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此时,她不仅承受着身体的剧痛,更背负着梅毒感染的恐惧、情感上的创伤以及经济上的孤立无援。
更严峻的是宝宝的状况,婴儿出生时呼吸微弱、肌张力差、反应迟钝、肤色苍白,阿普加评分1分钟仅4分(满分10分),5分钟评分提升至8分仍需密切监护,出生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生命垂危。
在多重压力下,小暑隐瞒孩子生父信息,签字放弃所有抢救治疗,计划自行将宝宝抱离医院。这一决定,是在信息模糊与情绪崩溃下作出的非理性选择。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早产关爱·爱之守护”团队在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小暑进行深度沟通。他们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向小暑解释宝宝的病情、救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梅毒母婴阻断的科学方案以及放弃可能带来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情感上给予了小暑强大支持。最终,小暑撤销了放弃决定,同意将宝宝以“新生儿呼吸困难、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诊断转入该院新生儿科进行救治。
医院立刻为患儿和小暑启动规范的梅毒治疗流程,确保疾病得到控制。同时,“早产关爱·爱之守护”团队多次联系湖州市医保局等,详细说明小暑母子的特殊困境,协助其完成医保报销手续,为后续新生儿治疗费用提供保障。此外,团队为小暑母子提供临时补助,并对接民政、妇联等部门和机构,详细解读临时救助、困境家庭补助等政策,指导小暑按流程申请,为其构建初步社会支持网络。
在医疗救治与全方位支持下,一度被推向放弃边缘的小生命逐渐闯过呼吸关、感染关,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小暑的脸上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从关注疾病本身到关注患者需求
小暑母子的故事,是“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标志着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服务模式从关注疾病本身到关注患者需求的转型。
医院精准定位“首次救治决策”这一高危、高压、高情感消耗的关键节点,组建跨学科团队,整合医护人员、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家庭提供及时、专业、易于理解的决策信息,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家庭作出更理性、更符合患儿最佳利益的选择。
“早产关爱·爱之守护”团队主动识别并介入家庭可能面临的医保、户籍、经济救助等社会层面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患儿救治和家庭稳定扫清障碍,落实“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目前,医院正从成功的个案中提炼经验,推动建立早产儿家庭决策支持常态化、规范化机制,确保每一个面临危机的家庭都能及时获得帮助。
“‘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是我们从‘治病’向‘医人’转变的一次主动探索。”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具备看见痛苦、理解困境、勇于担当的情怀与能力。挽救一名早产儿,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未来,这是公立医院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专业价值的应有之义。”
在新生儿监护室的暖箱里,微弱却顽强的生命之光依然闪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早产关爱·爱之守护”行动,用专业与温度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堤坝,为摇摇欲坠的生命带来希望。
文:陈燕王华
编辑:王倩
审核:王小雪张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