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宝鸡市急救中心:织就坚实的“生命保护网”

他们24小时守候,将每一声呼救都当作冲锋的号角;他们有求必应,驾驶着救护车争分夺秒奔赴现场。无论是深夜的急症救助,还是突发灾难的紧急救援,他们永远冲在最前面。他们就是陕西省宝鸡市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在急难险重面前,他们用快速响应、扎实技能和无私奉献,编织起一张坚实的“生命保护网”,打造出“宝鸡急救”的金字招牌。


创新管理架构打造智慧急救


中心创新打造“一室三科”管理架构:急救综合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通讯调度科负责精准指挥,院前急救科冲锋一线,车辆管理科保驾护航。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中心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医学科无缝衔接。依托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绿色通道”,中心年均为3000余名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借助宝鸡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中心构建起立体化生命救治体系。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心建成了西北地区领先的智慧急救系统。该系统拥有急救优先分级调度、手机报警定位、院前院内一体化、智能车载终端、视频呼救、听障人士报警及远程会诊等功能,可实现“接警—调度—救治—转诊”全链条闭环。2024年,中心接警近11万次,10秒接听率达98%,调派车辆26796次,凭借“响铃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模式,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


勇战急难险重淬炼硬核实力


中心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环联动机制:院前制定18类急症标准化处置流程,全员通过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认证;院内急诊设6大专业救治单元,配备移动CT等先进设备;重症监护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近3年成功救治326名脓毒症休克患者。

在多起交通事故救援中,中心急救人员顶风冒雨、精准施救。日常急救中,温情时刻不断上演:急救护士在飞驰的救护车上协助孕妇平安分娩,并脱下外套包裹婴儿;医生及时发现自行就医时突发心梗的患者,第一时间成功实施救援……这些事迹广受赞誉,叫响“宝鸡急救”的生命品牌。


聚焦科研创新 培育人才梯队


中心与高校、医疗机构积极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近3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含SCI论文8篇),涵盖创伤急救、急危重症治疗等领域;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2项,多项成果应用于临床。

中心通过“一对一”培养以及定期选派骨干外出进修学习等方式,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目前,中心拥有省级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形成“学科带头人引领、中青年骨干支撑、青年人才储备”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深耕公益服务 共筑健康屏障


中心始终牢记公益属性,积极开展“急救知识进万家”行动。近10年,中心派员走进500余所学校、300余家企业、200余个社区,培训急救技能超10万人次。在校园培训中,急救人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技巧;在企业培训现场,急救人员针对工伤、中暑等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宣教和指导。在宝鸡马拉松、全国运动会等300余场重大赛事活动中,中心医疗保障团队以“零失误”的专业表现,护航每一个精彩瞬间。中心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守护留守儿童”等活动,并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文图:宝鸡市急救中心提供编辑:刘欣茹 李宁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