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程红斌获评2025年度“荆楚最美健康守护者”

精神在传承中永恒,力量在奋进中凝聚。近日,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以生命的名义——2025“荆楚最美健康守护者”》致敬礼在湖北广播电视台举办,本年度10位“荆楚最美健康守护者”名单最终揭晓,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程红斌作为全市唯一一名医师代表光荣上榜。



致敬礼分为“信念如磐”“顽强拼搏”“生命至上”三个篇章,生动诠释“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核,全面展现了“最美健康守护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在“顽强拼搏”篇章,程红斌讲述了自己和团队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救治出生体重仅有570克的“巴掌宝宝”圆圆的故事。“圆圆当时胎龄25周多,体重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那么重,皮肤透明得能看到血管,感觉碰一下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当时小家伙只有我手掌这么大,呼吸微弱到几乎察觉不到。但我们整个团队没有放弃,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守护了整整126个日夜,最终孩子康复出院。”

现场,当圆圆妈妈带着今年已经4岁的圆圆出现时,程红斌感到十分惊喜。他抱起圆圆的一幕感动全场,圆圆的一声“程爸爸”,让人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微信图片_20250815173305_236.jpg


“我们一直关注着圆圆的健康状况,圆圆很棒,在两三岁的时候身体各方面指标就已经追赶上正常小孩的标准了。能有如今的结果,我觉得我们团队付出的一切努力非常值得。”程红斌说。

程红斌同时介绍道:“对于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来说,出院不是终点,而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起点。我们团队开设了早产儿随访门诊,对早产儿定期进行发育追踪。新生儿科医生的使命不仅仅是救治早产宝宝,更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为一位每天都在和新生儿啼哭声打交道的医生,程红斌从医30年来练就了一双听“哭”识病的“金耳朵”。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病情瞬息万变,医生应对的时机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必须像侦探一样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信号,快速找出病因,进行合理处置。”他说,“在新生儿科医生的字典里,没有‘轻易放弃’四个字。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要尽100%的努力。”

在致敬礼现场,程红斌用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医者的“拼搏与奉献”“坚韧与顽强”“坚守与希望”。“鄂东击棹护儿安,力压惊涛渡急难,小小摇篮,围筑生命暖湾。”这段致敬词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他的从医经历。

2007年,带着“要让黄石地区更多危重新生儿能够很好地活下来”这一责任使命,程红斌带领3名医生、5名护士创建了全市首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科室为家,日夜守护收治的新生患儿,通过不懈努力“传帮带”培养团队,不断提升新生儿救治技术水平,科室成功创建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新生儿转运救治中心黄石分中心、国家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立起完善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网络,辐射至周边多个县市,让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得到及时救治,万千家庭重燃“生命希望”。

程红斌是同事们心中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领头人”。为了能够在早产儿救治过程中快速精准地确定治疗方案,他和团队深入研究诊疗指南,总结分析上千个临床病例,反复推演制定上百个思维导图,建立起团队精准诊断决策体系,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抢”出每一位患儿最佳的诊疗方案。他专注技术创新,开展每一项新技术都亲身示范,率先在黄石地区开展新生儿换血术、亚低温治疗、腹膜透析等技术,不断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将早产儿救治成功的胎龄下限推至24周,体重下限推至570克,让一个又一个脆弱得如同“巴掌宝宝”般的小生命有了拥抱世界的机会。截至目前,已有6000余名早产宝宝在该科室重获新生。


运营_副本.png


从医30年,程红斌始终坚守“三个从不”:患儿查房,从不间断;危重抢救,从不缺席;危重病例,从不放弃。只要不出差,他每天很早就来到科室,将科室的每一名患儿检查一遍,做到对危重患儿心中有数。多年来和这些患儿的“亲密接触”和“仔细观察”,使他练就了从患儿的哭声、呼吸声中判断病情的本领,他常说:“暖箱里的宝宝虽无法言语,但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医者的无声考验。”他始终要求科室医护必须保持爱心和耐心,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早识别风险,让每一名患儿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对每一个新生命都不抛弃、不放弃,曾经为了挽救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生命,他和团队持续5个小时进行抢救,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奇迹;面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反复感染的棘手病情,他连续三天三夜守护在暖箱旁,最终找到拯救生命的方法。

作为一心护佑新生儿的医务工作者,程红斌用精湛医术改写早产儿的“生命刻度”,用仁心围筑新生儿的“希望方舟”,用大爱担当践行三十年的“无悔誓言”,在当地筑起了一道守护新生儿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


文:王军

编辑:张曌

审核:王小雪 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