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疗队用专业守护“天路”出行安全
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分为南北两线,全长超过2000公里。以318国道为主体的川藏公路南线有着超高的人气,很多人通过这条路进藏,奔赴自己的“诗与远方”。今年国庆节期间,车流高峰叠加复杂路况,让这条路上的医疗保障更显关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人民医院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携手,在此期间连续成功救治两名急危重症外伤患者,用专业守护了群众的安全。
10月2日,雅江县人民医院急诊迎来一名车祸受伤患者,患者升结肠有多处挫裂伤,升结肠系膜也有损伤,腹腔出血明显,情况危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迅速集结投入救治,但却遭遇难题:患者家属远在异地,无法现场签手术同意书。援藏挂职院长、帮扶队长郭燕妮牵头,队员邹金臣、肖月亮、陈中华与雅江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核心救治组,第一时间打电话与患者家属展开沟通,详细介绍了患者的伤情与手术的必要性。征得同意后,郭燕妮主动代签同意书。随后,团队为患者紧急实施了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等手术,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10月4日,团队再迎考验。一名外伤患者入院前已因气胸接受了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但仍感觉腹痛,同时血压也偏低。援藏医疗队与雅江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综合评估后,高度怀疑其腹腔内有隐匿性脏器损伤,决定实施急诊腹腔镜探查术。不料,患者进手术室后突发失血性休克。团队立即启动抢救预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果断开展腹腔镜探查,发现患者脾破裂、肝裂伤、胰尾挫伤,随即实施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成功闯过了“生死关”。
两次成功的紧急救治,既是援藏医疗队重症处置实力的体现,也是医疗“传帮带”机制落地的成果。援藏医疗队以实战为课堂,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多脏器损伤协同救治等技能手把手传授给基层医护人员,让每一次抢救都成为“实战教材”。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援藏专家全程带教,助力基层医院突破复杂创伤处置瓶颈,实现了“救治一人、带出一队”,为藏区留下了“带不走、能战斗”的医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