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2023年版)》发布
5月26至27日,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导编制的《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2023年版)》团体标准发布仪式暨人文关怀共识、标准培训班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多次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义兰在前期组织起草并发布《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基础上,提出起草编制门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2022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项目负责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郭舒婕成功申请立项,并联合人文护理和门诊管理领域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赵平凡、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映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葆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惠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宏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谢红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德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辛霞、福建省立医院陈晓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娄小平等56人共同编制。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张庆民、副主任赵显财、协会健康服务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志强在标准制定、发布全流程中给予全力支持和指导。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吴欣娟,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唐祖玉,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申志强,河南省人民医院首席护理专家宋葆云,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张庆民等担任本项目的顾问,并给予重要指导。
5月27日,在《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2023年版)》团体标准发布暨人文关怀共识、标准培训班发布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护理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丁炎明为与会顾问颁发了证书;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唐祖玉为起草单位授牌,为起草专家颁发证书。团体标准培训中,丁炎明作了题为“循证的证据转化”的精彩讲座;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义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项目负责人郭舒婕,候任主任委员李惠玲,副主任委员于瑞英,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晓虹,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义兰,中华护理学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映兰等专家先后对该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精彩解读。
唐祖玉指出,《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的发布,使门诊人文关怀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也是践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宗旨的具体举措。他认为,当今,国家高度重视人文发展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期待并相信广大人文护理工作者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编辑:张方飞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