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感染,中大八院心内科新技术解难题

8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发布消息,该院心血管内科张焕基团队日前成功为一位起搏器囊袋严重感染患者进行了起搏器装置去除及电极拔除术,为患者植入新的生命线。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心脏中心开展此项技术。

73岁的何先生10年前因严重心动过缓进行了起搏器植入术。今年4月,因起搏器电池耗竭,做了起搏器更换。没想到,起搏器更换一个月后,囊袋部位皮肤出现发红、溃烂、流脓。重新植入起搏器后新囊袋部位再次出现感染。

起搏器装置感染是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导致患者全身感染,甚至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危及生命,后果十分严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率先在深圳地区开展经静脉起搏器电极拔除技术。接诊后,该院副院长黄辉和心内科主任伍贵富迅速组织了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很快,心血管内科张焕基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起搏器装置取出及感染电极的完全拔除,并在对侧重新植入了永久起搏器。

张焕基介绍,患者多次起搏器囊袋感染,随时可能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且植入时间已长达十年,电极周围很可能已经发生严重组织黏连,在电极拔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脏破裂、上腔静脉撕裂、三尖瓣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心脏中心开展此项技术。

(责编:荆雪涛)